
【點新聞報道】4月3日7時58分,台灣花蓮縣海域發生7.3級地震,已造成10人死亡、逾千人受傷。目前島內情況如何,當地民眾生活秩序受多大影響?強震過後的清明節連續假期首日,點新聞記者連線多位島內同胞了解到,趕上清明放假,不少民眾打算今日(4日)返鄉,但都被打亂出行計劃。目前餘震不斷,不過他們的人身安全、水電氣等暫未受到太大影響。

「目前一切都朝好的方向發展,希望大家安好,天佑台灣。」近期回花蓮秀林鄉探親的四川台青賴俊豪,親歷了這次7.3級強震。賴俊豪介紹,地震造成東台灣對外交通嚴重受影響,蘇花公路崇德隧道口前因落石,雙向交通受阻。台鐵連夜搶修,今日提前搶通花蓮強震後而停駛的宜蘭蘇澳到花蓮秀林路段,全線恢復正常發車。而針對花東路斷,台灣交通部門啟動海運運輸民眾自用車,旅客則可以搭乘鐵路,人車分離,到花東就有車可用。
「4日凌晨2點半左右,花蓮又有一個5.4級的餘震。目前大家懼怕的主要是餘震,這很容易造成道路落石和房屋傾斜加劇,從而加大救災的難度。」賴俊豪說,他們家原計劃4日回宜蘭掃墓,因為餘震害怕道路落石,所以決定延緩行程安排。
「不過整體而言,目前花蓮居住區域內的受災情況相對可控。」賴俊豪告訴記者,花蓮市一個月內平均會有5-8起地震發生,大家的抗震意識較強。「目前大家看到出現嚴重坍塌的兩棟大樓都是樓齡較老的房子。因為強震,花蓮多處大樓變成危樓,需要拆除。」賴俊豪說,隨着餘震不斷發生,花蓮的居民依然處在不安之中。

「3日早上發生的地震,是我從小到大受到最大的驚嚇,我當時腦袋一片空白,只能原地石化。」台灣青年作家王紫蘆表示,地震發生時,她正呆在有50年房齡的老公寓的4樓,至今仍心有餘悸,清明假期只想在家休息,緩緩心情。有心理老師建議民眾應避免一直收看受災新聞,而感到緊張時,可適時聯繫親友。
「當時1分鐘的天旋地轉後,我驚魂未定地走出房門,劇烈晃動讓人不知所措,在客廳看到同樣驚慌的母親。」王紫蘆說,母女倆互相安慰:「人平安就好。」然後默默收拾地上的一片狼藉,破碎的玻璃、散落的雜物、半倒的電視,還有被搖落下來厚重的棉被。「氣還沒緩過來又是一陣劇烈的搖晃,嚇得我立刻拿起家裏的安全帽,幫媽媽和自己迅速戴好。沒有身臨其境,恐不知當時的可怕。」王紫蘆如是說。
王紫蘆表示,因為生活在地震高發區,她和身邊的朋友對於地震有一定心理準備。但這次地震強度太大,大家普遍受到了驚嚇。目前還有一些餘震,家附近部分危樓已經拉起了封鎖線。總體而言,強震過後,島內生產生活情況還算穩定,希望早日恢復正常。
(點新聞記者蘇榕蓉報道)
相關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