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張介嶺
3月9日,阿西夫·扎爾達里當選巴基斯坦總統。此前,穆斯林聯盟(謝里夫派)主席、前總理夏巴茲·謝里夫在國民議會選舉中獲201票,超過169個席位的法定門檻,擊敗競爭對手「遜尼派團結委員會」等黨派推舉的獨立議員兼正義運動黨領導人奧馬爾·阿尤布·汗(獲92票),當選巴基斯坦第24屆總理。
不出所料,夏巴茲再度出山。他在獲選後發表講話時呼籲各界人士團結起來,改變國家命運,克服挑戰,同時宣布將為兄弟國家提供免簽政策,增加旅遊貿易收入。
眾所周知,由於決策失誤、新冠疫情、洪災,以及不利的全球環境等因素,巴基斯坦經濟增長放緩,貧困加劇,瀕臨債務違約邊緣,正面臨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之一。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新政府亟需應對的最大挑戰當數棘手的外債問題。
據巴基斯坦國家銀行提供的資料,2023年中,巴基斯坦債務總規模為1245億美元,佔GDP的42%,以國際標準衡量,並未達到危險水準。然而,2022-23年,巴基斯坦的經常賬戶赤字為305億美元,缺口的近90%由海外巴基斯坦人匯款覆蓋,其餘則來自新的外債。顯而易見,伊斯蘭堡面臨的難題出在外匯年淨收入入不敷出之上。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估計,2023-24財年,巴基斯坦償債需求為250億美元,巴基斯坦央行預計,在此期間,將有113億美元的債務推遲支付。同一財年,巴基斯坦政府預算有15億美元來自伊斯蘭債券和歐洲債券銷售,46億美元來自新的商業貸款,但僅靠這些資金很難彌補缺口。關鍵是巴基斯坦今年的出口收入難望增長,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
首先,作為巴基斯坦的出口主力軍,巴基斯坦紡織業面臨能源成本高企和貨幣貶值挑戰,全球市場競爭力下降。目前,天然氣仍是巴基斯坦75%紡織業的主要或唯一能源,天然氣費率上漲和備電廠發電成本飆升嚴重制約了巴基斯坦紡織品的產能和出口訂單,巴基斯坦紡織廠協會(APTMA)去年年底資料顯示,已有逾1500家紡織單位被迫關閉。
第二,為了穩定匯率,吸引更多外部投資。去年,巴基斯坦政府大力打擊非法美元交易,穩定了盧比兌美元匯率,一定程度上恢復了投資者對巴基斯坦經濟的信心,但也導致巴基斯坦工人不願通過正式管道將海外收入匯回國內,影響了國家外匯收入。
然而,到今年6月底,巴基斯坦將面臨246億美元的外債償還。毋庸諱言,鑒於持續的貿易逆差等因素,巴基斯坦新政府恐不得不尋求重新安排今年到期的部分外債。中國是巴基斯坦最大的債權國之一,向巴方提供了大量的貸款,主要用於中巴經濟走廊的建設,涉及能源、交通、通信、工業等領域。
巴基斯坦經濟事務部提供的資料顯示,截至去年4月,巴外債總額為1257.02億美元,其中來自中國的貸款為203.75億美元,佔巴外債總額的16.2%。不過,有估計稱,巴基斯坦實際欠中國的債務數字可能更高,佔其債務總規模的近三分之一。美國也一直在渲染中國向巴基斯坦和其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的發展融資,試圖讓中國為巴基斯坦經濟危機「背鍋」。
美方的指責被批純屬政治操弄,是在玩話語陷阱,不僅遭到中方的有力駁斥,也招致巴基斯坦官員和學者的反對。總部位於伊斯蘭堡的巴中研究所執行主任穆斯塔法·海德·賽義德去年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直言:「這種認為中國通過掠奪性融資進入並削弱東道國又獲得政治影響力的看法是沒有根據的。」
有目共睹的是,作為「中巴經濟走廊」核心環節和終點的瓜達爾港採用「前港-中區-後城」開發模式,以港口開發帶動園區發展、進而帶動城市發展模式,迅速發展成為重要的地區物流樞紐和產業基地,被巴方譽為「這是遠見、承諾和友誼的結果」,「樹立了共同信任、共同發展的典範」,成為中國港口運營模式的標桿。
早在2021年,總部設在美國威廉瑪麗學院的公開數據中心「援助數據」(AidData)的一份報告就承認,「中巴經濟走廊確實為巴基斯坦提供了工業增長所需的必要基礎設施,而西方國家在過去很多年裏卻無法提供同樣的基礎設施」。
事實也的確如此。截至2022年底,中巴經濟走廊已啟動或完成46個項目,建成10個工業園區或特別經濟區,累計為巴基斯坦帶來254億美元的直接投資,創造23.6萬個就業崗位,修建了1400多公里的高速公路和公路,並為國家電網增加了8000兆瓦電力;去年上半年,完成集裝箱輸送量1162標準箱、散貨輸送量50.68萬噸。
總之,過去十年,中巴合作以中巴經濟走廊建設為中心,以瓜達爾港、能源、基礎設施、產業合作為四大重點領域,促進了商貿發展,夯實了巴基斯坦經濟起飛的基礎,取得了纍纍碩果。作為「遊戲規則改變者」,中巴經濟走廊目前正處於建設高品質發展的第二階段,特別經濟區建設更將有助於加快巴基斯坦工業化進程。
當然,中巴經濟走廊建設也遇到了這樣那樣的問題。不過,正如大西洋理事會非常駐高級研究員、巴基斯坦經濟學家阿馬爾·哈比卜·汗所言,巴基斯坦肯定有債務問題,但並非是來自中國的債務問題。他批評伊斯蘭堡資源管理不善,「我們增加了大量的發電能力,但沒有提高分銷管道的效率」,無論產生多少電力,很多電力都被浪費了,每年給政府造成數百萬美元損失,而政府對相關發電廠的債務卻在不斷增加。
顯然,改善國企運營效率和管理水準是巴基斯坦走出經濟困境的題中之義。同時,必須指出,巴基斯坦還一直面臨政局不穩、黨爭激烈、軍隊干政、部落政治等一系列棘手問題。要更好地協調推進「升級版」中巴經濟走廊建設,巴基斯坦新政府還需勵精圖治,秉持共商、共建、共用的理念,下大力氣克服中巴合作中難以迴避的政經挑戰、安全挑戰、腐敗挑戰,以及外部勢力干預挑戰。
目前,除中國外,巴基斯坦外債主要來源於巴黎俱樂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等國際機構。毫無疑問,對巴基斯坦面臨的經濟困境,中國會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施以援手;但更重要的是,只有將中巴經濟走廊建設好了,巴基斯坦才可望抓住由此帶來的更好的機遇,進一步發展經濟,改善國際收支平衡,提升償債能力,從而盡快擺脫債務困境。
(作者為太和智庫高級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