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講真D|在任時增開支卸任後憂財政 曾俊華與大眾開玩笑?

文/陳術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日前公布新一份財政預算案,當中提出政府將於下個財政年度發債1200億元,包括零售綠色債券及基礎建設債券;另外,特區政府亦計劃未來5年,每年發債最多約1350億元,推動北部都會區及其他基建項目。

可能大家對發債這話題特別感興趣,所以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亦加入討論,並稱最令他憂慮的是香港將要借貸度日,並指出香港已正式步入結構性財赤年代,政府理應尋求開源之道、節流之法。對於曾俊華之說,筆者當然不敢說「錯」,但如果政府開支有個開始及勢頭,筆者想問,這事與曾俊華相關,還是不相關?

義正詞嚴,語帶憂慮,都不是問題,但筆者有個問題,就是評論者在事件中有沒有角色,說起曾俊華,大家都知道他在曾蔭權在任特首時做過財政司司長,又在梁振英在任特首時擔任過財政司司長,有少少數字,筆者想在這裏與各位分享。

曾俊華理應在2016年12月請辭財政司司長一職,但在該5年,財政預算、政府用錢大概與他「脫不了關係」,根據2017年6月的特首答問大會,該屆社福開支增加了71%,醫療衞生開支增加34%,而教育開支則增加了30%。筆者想點出,特區政府多年前已預計過將來會出現結構式財赤,相信曾俊華不會不知道,他不要忘記,他當年有份制定預算,增加政府開支呢!

至於發債問題,字面看發債觀感未必好,但發債用途還是有所區分的,例如發債用於應付政府日常開支,就可能是他人眼中的「借錢度日」,但陳茂波表示過,發債不會用於政府經常性開支,而我們看預算案內容,債券包括用於基礎建設,一個經濟問題,發債投資基建或綠色建設等,是借債,還是投資?這一點可以有不同意見,但筆者至少認為,債券用途肯定不是「債冚債」。

如果我們上網多看資料,還會發現曾俊華在任期的一些「趣事」,例如在2011年,即是曾俊華在曾蔭權年代還是財政司司長時,就破天荒向全港18歲或以上永久性居民派發6000元現金,筆者記憶所及,是香港第一次,或者至少是回歸祖國後第一次這樣派錢,無論是否出於曾俊華本人「意願」,將公帑送回香港市民手上,曾俊華是第一人。又譬如,2016年即是曾俊華仍是財政司司長時,曾俊華就把逾2000億元投入「未來基金」,有說法指他把公帑拿去「曬太陽」。

一個人的財政哲學,本應一以貫之,曾俊華一時全民派錢,一時拿超過2000億元做「未來基金」;現在走出來擔心財政赤字,但在任時又願意為基層增加不同開支,筆者不明白,或者筆者對公共財政認識不夠深,到底曾俊華作為香港財爺時,他的公共財政哲學是什麼?今日他月旦時政,他的制高點又在哪兒?近日,筆者在網上看到一則笑話,大抵意思是,曾俊華如同某款即食麵一樣,似乎都有被過分吹捧之嫌,不知大家又有何想法?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講真D|在任時增開支卸任後憂財政 曾俊華與大眾開玩笑?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