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露宿街頭捱冷鋒 傾盡衣被禦寒冬

社協義工在通州街公園派棉被予露宿者。(香港文匯報記者萬霜靈 攝)

寒流襲港,香港氣溫急降,天文台昨日發出今年入冬以來首個寒冷天氣警告,並預測昨晚至今天早上市區氣溫最低下降至約攝氏12度。面對突如其來的寒冬,大批基層市民均為抵禦寒流而戰鬥:有無家者用上所有冬天衣物及被褥等以抵抗深夜寒流;有居於天台鐵皮屋的長者提前維修漏水的天花板以免寒流入屋;有未及時交電費而被斷熱水的劏房住戶無奈前往避寒中心尋找庇護。然而,弱勢社群禦寒之路並不孤單,民政事務總署已於昨日上午開放共18間臨時避寒中心,多間社福機構亦為露宿者等基層市民派發棉被及食物等,為他們送暖。

香港天文台於昨日清晨6時發出寒冷天氣警告及強烈季候風信號。長者安居協會由昨日凌晨至清晨6時共收到64人次使用協會「一線通平安鐘」服務,其中11人需要送院接受治療,主要原因包括心臟不適及血壓問題。

缺乏資訊不知降溫 打算街頭硬捱

阿強已在街頭露宿4年。(香港文匯報記者萬霜靈 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昨日傍晚前往位於深水埗南昌的臨時避寒中心了解市民避寒情況。記者在大門外觀察所得,每隔10至15分鐘會有人登記進入避寒中心,其中大部分為長者,有些人衣着單薄,有些疑似是露宿者的人則帶齊自己的「家當」進入中心。

記者隨後到通州街公園觀察露宿者們的過冬情況,只見大多數露宿者躲在帳篷內避寒風,睡在外面的露宿者則蓋着社福機構派發的新被,記者亦在公園附近看到有社福機構派發熱食。

已露宿4年、現年62歲的阿強向記者表示,自己已用上所有避寒的衣物及棉被,並將自己的床褥等準備鋪好,晚上沒有選擇去避寒中心是因為不知道避寒中心開放的資訊,「缺乏資訊,今(昨)日早上亦出現大太陽,預計不到夜晚溫度會下降那麼多。」由於避寒中心沒有儲物櫃放置他的物件,因此晚上打算直接在街頭捱過去。

他說,現時每月領取約4,000元綜援,每日約花費60元進食早餐及午餐,晚上則進食社福機構派發的餐食,而平日的衣物、棉被等雜物均是由社協等社福機構所派發。

居住破漏鐵皮屋 蓋兩張棉被驅寒

義工探望寒夜中的無家可歸者。(香港文匯報記者萬霜靈 攝)

除了露宿者,居住於不適切居所的基層市民冬天亦難捱。區先生一家居於深水埗一間位於天台的鐵皮屋,房子的牆壁僅由一層鐵皮構成,擋不住冬天深夜的寒流,他形容家內的溫度會感覺「凍少少」。

區先生說,他所居住的大廈日久失修,每當下雨時天花板就會出現漏水,幸好天花板由幾層物件組成,冬天的寒風不會吹入屋內,但一旦有水滴入會令他感到更加寒冷。為了一家人的安危及避免受凍,73歲的區先生惟有自費購買材料,每隔兩年爬上屋頂維修一次。

區先生表示,冬天睡覺時都需蓋兩張棉被以對抗寒流,一家所用的棉被有些是社福機構上門派發的,「非常感謝他們的幫助及好心人的捐贈。」他一家已輪候公屋逾3年,不清楚什麼時候才能上公屋,雖然現時居住的天台鐵皮屋夏熱冬冷,但他認為所處位置較方便,因此或維持現狀至上公屋,「按理說我這個年紀,排4年就可以上樓,但到現在都未收到通知,惟有繼續捱日子。」

新來港人士阿平來港只有幾年,目前從事收入一般的服務業工作,在位於荃灣的劏房居住了3年。由於屬薄紙板隔開的板間房,每到冬天就會「風涼水冷」,「深夜颳起風時,寒冷的空氣會灌入房間之中,惟有縮在被內取暖。」

更糟糕的是,阿平有時忘記了繳交電費,就會被房東「斷熱水」,無法靠熱水沖涼取暖,而昨日她就不幸被「斷熱水」,最終無奈選擇前往附近的大窩口社區中心避寒。

義工送棉被 情暖露宿者

有疑似露宿者帶齊自己「家當」進入避寒中心。(香港文匯報記者萬霜靈 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弦)氣溫驟降,社協昨日晚上安排義工帶備約60張被到通州街公園向露宿者派發。曾經3次露宿的義工黃先生對可以幫助到露宿者們感到非常開心,會繼續投身義工為他們服務。組織行動的社協社區組織幹事吳衛東建議,民政事務總署轄下的避寒中心應根據天氣指引,適當延長開放至7天或以上,讓更多露宿者沒有顧慮地入住避寒中心,避免在外受凍。

香港文匯報記者現場直擊,吳衛東帶領約五六名義工用手推車搬運多個裝有被的大包,在通州街公園內向約80名露宿者派發被鋪。他們逐個敲帳篷大聲詢問在內的人士是否需要,直至繞完整個公園派發完所有的被鋪。

吳衛東表示,帶來的60張被全數派完,可見需求大,若得到贊助,周內會組織派發寒衣,「露宿者暖些就不用害怕受凍,引致器官疾病,叫救護車亦會增加社會成本。」

倡避寒中心延長開放

他指出,今年的寒流來得比較遲,社協數天前已開始勸喻露宿者們入住避寒中心,但部分露宿者因擔心入住後,擺設在公園的「家當」會被人取走,或在中心內被人偷,且居於通州街公園的露宿者不少都是老弱人士,亦未必有力氣可以搬自己的物品到中心。

吳衛東認為,目前最大的問題是臨時避寒中心不知道何時會關門,「兩年前民政署曾試開5間避暑中心長達30天,想避暑的人士進去可以住長些,內部亦有廁所使用,但遺憾的是這個計劃在試驗後就停止。」他希望特區政府只要確認天氣持續寒冷,可考慮延長開放至7天甚至14天。

(來源:香港文匯報)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露宿街頭捱冷鋒 傾盡衣被禦寒冬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