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融」字當選兩岸年度漢字 國台辦:一字千言眾望所歸

兩岸民眾票選產生2023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融」。(新華社)

兩岸民眾票選產生2023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融」後,受到了兩岸輿論高度關注。12月13日,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朱鳳蓮表示,希望兩岸同胞攜起手來,共同推動兩岸關係重回和平發展正確軌道,推動兩岸融合發展走深走實,共享兩岸關係「其樂融融」的發展紅利。

國台辦:「融」反映兩岸關係發展前景

朱鳳蓮表示,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利在兩岸當下,功在民族千秋。(新華社)

13日,在國台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國台辦新聞發言人朱鳳蓮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一個「融」字,代表了兩岸民眾要和平、要發展、要交流、要合作的共同心聲,也反映了兩岸民眾的樸素願望和兩岸關係發展前景,可謂是一字千言、眾望所歸。

朱鳳蓮表示,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利在兩岸當下,功在民族千秋。我們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的重要指示精神,制定出台並推動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舉辦海峽論壇、海峽青年發展論壇、海峽青年節、海峽兩岸交流融合月等重要交流活動,邀請島內各領域、各界別人士來訪交流,進一步完善增進台灣同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為廣大台胞台企融入大陸新發展格局、參與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多平台,創造更好條件。

談到兩岸關係未來如何發展,朱鳳蓮說:「希望兩岸同胞攜起手來,共同推動兩岸關係重回和平發展正確軌道,推動兩岸融合發展走深走實,共享兩岸關係『其樂融融』的發展紅利。」

兩岸熱議:「融」把兩岸帶入更美好明天

兩岸民眾票選產生2023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融」。(新華社)

2023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評選10月27日啟動,邀請兩岸各界知名人士參與推薦年度漢字,從中遴選36個候選年度漢字,於11月21日至12月6日進行網絡票選。兩岸共有約1500萬人次投票,最終「融」字以逾98萬票當選2023海峽兩岸年度漢字。

兩岸輿論高度關注2023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融」,中新社發表評論文章《台灣很「缺」,不妨兩岸來「融」》,文章指出,由兩岸機構共同舉辦的2023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評選活動在台北揭曉結果,「融」字當選;而「台灣2023代表字大選」結果公布,「缺」字獲選為本年度代表字。一邊是「融」通兩岸,一邊是百「缺」待補……兩字傳遞着民眾的樸素心聲,也投射出民進黨當局「執政」下台灣社會的困窘亂象。

《環球時報》刊發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副研究員謝楠點評文章,認為「融」字當選,反映了當下兩岸民意所思所盼。可以預見,兩岸融合發展過程將呈現出更豐富的樣態:台商台企在大陸投資發展拉動兩岸交流互動、促成台胞赴大陸發展的「以經促社」模式仍會扮演關鍵角色,中國大陸廣袤的內需市場仍會是島內台商台企西進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台胞台青直接在大陸發展創業,兩岸民眾因業緣姻緣趣緣綿密互動,將促使兩岸經濟社會形成更緊密「命運共同體」。展望2024年,兩岸關係發展仍會面臨諸多挑戰,但只要大陸繼續保持向前向上的發展勢頭,堅持全面推動兩岸融合發展不動搖,兩岸關係就未來可期。

《福建日報》發表評論文章《百「缺」難解 民心向「融」》,認為台灣2023代表字、2023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評選結果相繼在台北揭曉,「缺」字獲選為台灣本年度代表字,「融」字則當選兩岸年度漢字。一邊是百「缺」難解,一邊是盼「融」盼通,既投射出民進黨當局施政的種種亂象,又深刻表達了兩岸同胞「要和平、要發展、要交流、要合作」的共同心聲。

台灣中時新聞網、台灣《工商時報》、台灣卓越雜誌、金門通訊社、馬祖通訊社等引述中華書學會會長張炳煌受訪話語,認為「融」不僅是當前兩岸最需要的,更重要的是要藉由「融」促進兩岸間互相了解,進一步做更多有利於兩岸的事情,相信「融」可以把兩岸帶入更美好的明天。這表達出兩岸民眾想共融合共發展的心聲。

兩岸民眾票選產生2023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融」。(新華社)

(來源:海西晨報)

相關報道:

國台辦:相信台灣同胞會識破民進黨選舉花招 作出正確選擇

台教師炮轟「去中」課綱引兩岸共鳴 國台辦:說出島內民眾心裏話

美P-8A反潛巡邏機過航台灣海峽 東部戰區發聲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融」字當選兩岸年度漢字 國台辦:一字千言眾望所歸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