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專訪|點睇穆迪降香港評級展望?專家:不必過於擔憂

【點新聞報道】繼2017年將中國評級由「Aa3」降至「A1」,展望調整至「穩定」後,國際信用評級機構穆迪於2023年12月5日再度調整中國評級看法,雖然維持中國「A1」評級,但將評級展望由「穩定」下調至「負面」。一天之後,穆迪將香港信用評級展望由「穩定」調整為「負面」,同時確認香港長期信用評級在「Aa3」。到底應如何客觀看待此次評級下調,點新聞記者採訪了思睿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洪灝,及工銀國際董事總經理、研究部副主管涂振聲

1. 應如何看待穆迪此次下調港澳信用評級展望?

洪灝:此次下調是出乎意料的,畢竟所有的經濟數據和市場原因在這三年已經眾所周知,並非一朝一夕才發生的,為什麼突然在這個節點下調對內地和港澳的信用評級展望,讓人感到奇怪。但不可否認的一點是,內地和香港的外匯儲備加起來,仍然是全球最大、最堅挺的外匯儲備方。而且,中國並不是唯一被穆迪發出警示的國家,該機構上個月將美國的信用展望評級下調至負面,所以不必過於擔憂。

涂振聲:我認為應客觀理解這次評級產生的原因。當前市場對中國經濟信心不足,加上對地方政府債務和房地產市場的擔憂,削弱了評級機構對中國信用狀況的信心。同時,過去兩年,香港特區政府為應對疫情導致財政儲備明顯下降,削弱了香港特區政府的財政能力。這些都是這次穆迪調整香港評級展望的考慮。不過,我們也要認識到香港的特殊優勢,包括在「一國兩制」下獨立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儘管過去兩年香港的財政儲備有所下跌,但仍然維持較高水平,香港特區政府的債務水平也偏低,整體信用狀況良好,外匯儲備水平也充足。隨着香港經濟恢復增長,預期財政赤字將大幅減少。這次穆迪下調香港評級展望的同時也確認了香港「Aa3」信用評級,正反映了香港的財政實力和抵禦外部衝擊的能力。另一評級機構標普今年5月更剛確認香港「AA+」的信用評級,評級展望也維持穩定。

洪灝認為,此次下調是出乎意料的。(受訪者供圖)

2. 信用評級展望的下調對香港的經濟會產生什麼影響?

洪灝:作為投資者而言,穆迪提到的經濟因素不是今天才發生的,應是早就了然於心的,因此應該不會影響投資者的決策。短期內,香港的借貸利率不會變化,但償還貸款違約風險的保險價格會上漲,這是意料之外的影響。

涂振聲:總體而言,香港的信用評級仍然處於較高水平,這次穆迪下調評級展望不會對投資前景有重大影響。對股市而言,影響也是短暫的。隨着國內經濟改善、美聯儲結束加息周期等,市場信心和香港市場流動性將有望改善。

3. 穆迪表示,調低港、澳評級,主要反映其與內地在政治、制度、經濟及金融各方面的緊密聯系。如何看待?

洪灝:沒有內地市場的支持,香港很難形成如今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以總市值來算,內地企業佔港股總市值接近八成。一直以來,背靠內地發展都是香港的優勢,不可能轉眼又變為劣勢,邏輯上是說不通的。

涂振聲:香港信用狀況與內地緊密相聯是香港的優勢。事實上,香港背靠祖國、面向國際,過去受惠於經濟改革開放,鞏固了其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當前也藉着與粵港澳大灣區的融合,着力發展創科事業,助力經濟轉型。香港與內地經貿關係進一步融合將為香港經濟發展注入更多動力。

涂振聲表示,香港信用狀況與內地緊密相聯是香港的優勢。(受訪者供圖)

4. 中國整體的經濟發展態勢如何?

洪灝: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商品化如今的確遇到了長期挑戰,之前需求透支嚴重,回到平衡點仍需要長久的耐心。同時,政府總體債務仍處於可控水平。GDP方面,今年預計能達成5%增長的穩健目標,明年大概也是5%左右。對於中國這麼大體量的經濟體,在如今動盪的國際局勢下,能取得5個點的增長,已非常可觀。

涂振聲:中國政府正通過多重手段積極化解隱性債務,財政和貨幣政策空間充足。隨着穩增長措施和針對房地產市場的政策的出台,中國經濟將逐步企穩,長遠為評級提供堅實支持。

事實上,近期有眾多國際組織和知名投行,調高了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表達了對中國發展前景的信心。譬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中國2023年GDP增長預期從之前的5%上調至5.4%;經合組織(OECD)將預期提高到5.2%。高盛、瑞銀、摩根大通、德意志銀行等同樣上調了相關預期。就在穆迪下調對中國的評級展望的翌日,另兩大評級機構標普及惠譽均表示對中國的評級及展望維持不變。

(點新聞記者周傾芫報道)

相關報道:

穆迪降香港評級展望 特區政府:不認同

穆迪降香港評級展望 陳國基:妄圖透過香港壓制內地發展

穆迪下調中國主權信用評級展望 財政部回應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專訪|點睇穆迪降香港評級展望?專家:不必過於擔憂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