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梁文廣:理解公屋輪候時間「有上有落」 倡優先重建市區舊邨

【點新聞報道】房委會今日(30日)公布,截至2023年9月底,過去12個月獲安置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由上季的5.3年,升至5.6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3.9年,是自2022年9月底起,連續第五個季度維持在3.9年的水平。

至於申請宗數,約有13.2萬宗一般申請,較上一季度輕微減少1100宗,而非長者一人申請者則有9.66萬宗,較上一季度輕微減少300宗,合共申請宗數為22.8萬宗,較上一季度輕微減少1400宗。

立法會議員、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副主席梁文廣表示,理解公屋平均輪候時間上升的原因,尤如「坐過山車」般,因不同地區的公屋編配情況有異,公屋平均輪候時間會有上有落。雖然今季的輪候時間上升,但主因是一般申請者大部分入住位於市區或擴展市區的翻新單位,對於輪候市區或擴展市區的申請者而言,其實是「守得雲開見月明」,輪候多年終能上樓。他又認為,相信隨着2024/25年度在屯門、東涌及新界北,以及在2025/26年度在觀塘、古洞北、粉嶺北及上水等地區均有不少新公屋供應,加上3萬個簡約公屋單位於2025年開始陸續落成,整體公營房屋供應會持續明顯增加,輪候時間應會持續改善。

梁文廣留意到,現時公屋四個區域輪候時間有不同,建議房委會應進一步增加公布的透明度,例如在公布公屋整體平均輪候時間的同時,應把現時四個地區的輪候時間同時公布,令申請者更能知悉各區的輪候公屋狀況,以作參考。

梁文廣指,在未來五年的公營房屋計劃中,項目較多位於新界區,而擴展市區如東涌亦有多個大型項目將會落成。然而,在出租公屋/綠置居的項目上,屬市區的則相對較少,多集中於觀塘區。他建議房委會應有序重建舊邨,尤其位於市區的更應抓緊適合的安置資源,優先考慮重建。

相關報道:

公屋輪候時間轉升至5.6年 料明年上半年續攀高

公屋最新輪候時間維持5.3年 長者仍要等3.9年

未來10年總房屋供應目標為44萬個單位 公私營比例維持7比3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梁文廣:理解公屋輪候時間「有上有落」 倡優先重建市區舊邨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