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區議會選舉|葵青18候選人政綱豐富 冀增設文娛設施服務長幼

葵青區地區委員會界別候選人見面會今日舉行。(點新聞記者李九歌攝)

【點新聞報道】區議會選舉將於12月10日舉行,近日全港各區選舉氣氛如火如荼。葵青區地區委員會界別候選人見面會今日(28日)舉行。候選人經抽籤決定出場順序,依次為李偉樂、譚世華、伍景華、郭慧敏、黃紹焜、莫綺琪、黃耀聰、李惠明、鄧麗玲、黃淑雯、林映惠、袁潤洪、林國興、劉興華、伍志華、徐錦全、黃培賢及吳任豐。

見面會由新界社團聯會葵青區地區委員會主辦。新一屆葵青區區議會設有12個地區委員會界別議席,將在12月10日投票日,由葵青區「三會」成員中所有合資格選民從18位候選人中投票選出。

見面會上,18位候選人每人用3分鐘時間進行自我介紹及政綱介紹,不少候選人服務葵青多年,極為熟悉當區,既了解葵青過往存在的民生問題,也提出對未來建設美好社區的理念。候選人來自不同背景,當中不乏出身醫科、法律等界別的專業人士,致力在「愛國者治港」原則下發揮專業所長,服務當區居民。

葵青區雖然面積是新界各區最小,人口老化情況卻十分嚴峻。相關統計數字顯示,2020年區內人口達50萬,其中65歲或以上的長者超過9萬人,佔全區18%以上。根據2021年香港人口普查,葵青區50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約46%。幾位候選人圍繞這一現象,提出關愛長者健康、加裝無障礙設施,具體措施包括提升地區康健中心功能,加強區內文娛設施、篩查慢性疾病等,亦有涉及加強照顧者支援的政綱內容。

青年興,則香港興。諸多候選人政綱中提及關心青年發展、注重青少年身心健康。他們留意到今年青少年自殺個案激增,希望增加區內文娛設施緩解壓力;推動愛國愛港教育,培養正能量新一代,具體措施包括推動非遺文化進校園等;關注青年創業就業,設立葵青區學生會,聯繫中資機構和商界,加強學生自我認識,助其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及增強國民身份認同。

如今香港開啟由治及興新篇章,促進經濟必然是未來發展重點之一。有候選人提出希望在葵青區改造食街,亦有人提出推動葵青旅遊經濟消費,將馬灣海傍、青馬大橋等景點打造成為國際旅遊景點。

也有不少候選人提及新選舉制度下,未來4年市民對區議員要求更高,區議員要主動接觸市民,充當市民與政府間溝通的雙向橋樑,既要廣泛收集意見並反映給政府部門,亦要加強向市民宣傳講解政府各項政策,令政策精準實施,從而實現有效地區治理。有候選人提及未來區議會要充分發揮其諮詢功能,加強與地區「三會」和關愛隊的攜手合作,共建美好葵青。

葵青區地區委員會界別選舉候選人分別有:1號伍景華、2號劉興華、3號徐錦全、4號黃耀聰、5號譚世華、6號黃培賢、7號鄧麗玲、8號莫綺琪、9號吳任豐、10號李偉樂、11號林國興、12號黃淑雯、13號袁潤洪、14號李惠明、15號黃紹焜、16號郭慧敏、17號林映慧、18號伍志華。

18位候選人每人用3分鐘時間進行自我介紹及政綱介紹。(點新聞記者李九歌攝)

(點新聞記者李九歌報道)

點此查看「區議會選舉」專題

區議會選舉|候選人提名全名單

點此查看區議會選舉地圖

相關報道:

區議會選舉|12·9區選繽紛日大放送 全城活動優惠一文睇

(有片)區議會選舉|政府官員齊拍片 籲12·10投下神聖一票

區議會選舉|多位官員現身「區選進社區」 籲1210齊投票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區議會選舉|葵青18候選人政綱豐富 冀增設文娛設施服務長幼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