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12月10日是區議會選舉投票日。黃大仙區議會共有4個地區直選議席,當中兩個經黃大仙東選區產生,人口為188218人。今次共有4名候選人參選黃大仙東,分別是1號莫嘉傑(無申報政治聯繫)、2號蘇靖然(香港新方向)、3號譚美普(工聯會)和4號越毅強(民建聯)。

網紅莫嘉傑(肥仔傑)向記者表示,參選口號是「肥仔傑敢擔當」,結合他「敢言」「敢做」的個人理念,例如,2016年就宣誓風波入稟司法覆核,捍衛民族尊嚴;2019年無懼黑暴挑戰,堅守立場等等。他形容,新一屆區議會選舉摒棄舊有陣營對抗,注重回歸初衷,以市民為本,希望有機會晉身議會,繼續為民發聲。
被問到彩虹邨重建,莫嘉傑回應指,團隊收集市民意見,當中支持同反對各佔一半,建議政府提供更多重置選址,如,將牛池灣村、竹園聯合村的重建單位交給房委會管理,彩虹邨最後一期重建的戶數交給房協負責,以減少對居民的影響。他又提到,彩虹邨有較多長者和貧窮戶,而搬遷涉及大量費用,希望當局能增加有需要人士的搬遷津貼。
至於其他問題,莫嘉傑認為黃大仙人口老化,需要全科醫院、牙科等醫療服務,希望透過重建,吸引年青人居住,甚至活化彩虹道街市,增設夜市,加強本地經濟。

香港新方向候選人蘇靖然指,過往香港社會對政策的討論焦點集中在「Yes Or No」,認為要真正推動社會發展,應該認真思考問題本質,提出最符合社會整體利益的解決方法。她形容,黃大仙作為「老區」之最,人口老化問題突出,醫療、精神健康、育兒、安老、可持續發展等每一項提升都刻不容緩。
提到彩虹邨重建,蘇靖然促請當局合理地滿足街坊安置意願,想原區就留原區;想要升級大單位,可以提供新區給居民選擇。她認為,政府要善用建築新科技,縮短重建同安置項目的年期,並且保留彩虹邨獨特文化和元素,守護街坊引以為傲的彩虹邨。
對於其他議題,蘇靖然稱,黃大仙平均年齡55歲,但送往急症醫院時間居然全港耗時最長,認為聖母醫院及啟德醫院必須盡快落成投入服務。她續指,以長遠政策而言,預防勝於治療,未來會爭取增加區内基層醫療資源,包括強化地區康健中心功能,提供多元化中醫診療、陪診、配藥以至新冠後遺復康等服務。
(點新聞記者袁由報道)
相關報道:
區議會選舉|觀塘中區4候選人指市民看病難 將監督聯合醫院擴建進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