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導祖
離12月10日區議會選舉時間越來越近了,這幾周本港的選舉氣氛越來越濃,各候選團體和候選人的宣傳旗幟和單張遍布港九新界和離島,每逢周末不少義工和團體到街站和集氣大會為候選人加油打氣。筆者近日也參加了兩個政治團體的造勢活動,為現場的熱烈氣氛所感染,深感候選人持續為社區服務所享有的愛戴和尊重。各社會團體和賢達爭先發揮主動性,宣傳推廣選舉活動,香港北京社團總會聯手城巴和九巴,在數千輛巴士和數百座樞紐型巴士站顯示屏打出「1210一起投票,香港因你更美好」的溫馨口號,單日可覆蓋市民逾400萬;郭基泓先生發揮強大影響力,安排在100多座大廈物管處、廣告欄、入門處和電梯張貼逾千張公益廣告並向出入大廈市民派發宣傳單張數萬張,預計覆蓋市民逾100萬。吳良好、施榮懷、何超瓊、李家誠、黃永光(排名不分先後)等城中知名企業家也積極投入各項助選活動。12月10日投票選出心目當中合適的區議員已經成了不少人的日誌備忘和期待。
區議會是本港地區層級的地方議會和區域組織,就市民日常生活事務向政府提供意見,協助政府凝聚民心。同時也是社區居民就社區事務發表意見的重要機關,是特區政府地區層面的諮詢機關。現時本港18區各有其所屬的區議會,合共470名區議員議席,每屆區議會任期4年。全港的18個區域包括香港島4區、九龍5區及新界9區(含離島區)。今年的區議會選舉,直選議席佔20%,另有委任議席及由地區委員會成員互選的議席,還有少數當然議員。參加直選者須獲當區50名選民提名,再獲三個地區委員會每會3人提名。區議會主席由當區屬於首長級公務員的民政事務專員兼任,不設置副主席。
區議會的政府意見職能主要有以下幾項:(1)影響有關的地方行政區內的人的福利的事宜;(2)有關的地方行政區內的公共設施及服務的提供;(3)政府為有關的地方行政區制訂的計劃是否足夠及施行的先後次序;(4)有關的地方行政區內的環境改善事務;(5)有關的地方行政區內的康樂及文化活動促進事務;(6)有關的地方行政區內的社區活動。從這些職能可以看出,區議員是需要實實在在為社區內的民生福祉服務的。導祖擇取一些政綱如下供讀者有更多認識,如「長者安居」計劃包括:(1)爭取改善長者牙科服務;(2)創造行人友善環境;(3)加強本地樂齡(註:對60歲以上年齡段的別稱)科技的發展和應用普及;(4)提升中小型安老院舍服務;(5)推動醫療服務跨境銜接;(6)推動敬老關愛文化。還有改善居住環境的建議如下:(1)善用科技,加裝閉路電視及配合簡單APP,改善環境衞生;(2)設立滅鼠專責小組;(3)做好垃圾回收配套;(4)加快「街市現代化」計劃進度,解決「舊、濕、臟」的問題。可以看出,候選區議員的競選政綱都是實實在在可執行的具體動作,是幹實事的。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導祖從區議員朋友身上切切實實體會到了這句話的涵義,猶記得上兩月大家仍有印象的10號風球天和水浸的時候,他們冒風冒雨出行,探望受災區內百姓,警示外牆老化脫落的水泥危險並聯繫政府部門維修,並帶頭上街清掃垃圾。上一次區議會選舉,導祖所在區的某位滿口虛偽口號空洞政綱的候選人,不僅拒絕透露自己年齡,而且在任職期間對居民訴求電話不接不回,電郵已讀不回,最終被歷史的洪流淘汰也是必然。每一位投票者,都應該要明白選擇區議員,是要選擇做實事的人。
這一次的競選,每個區都有多個候選人,誰能夠脫穎而出,取決於過去是否做了踏踏實實的工作得到市民的認同,是否積極如實向政府反饋市民意見並取得成果,新人是否足夠誠懇足夠勤力讓區內居民認識你,記住你和你的政綱。13天后的開考,祝願每一位候選人都能夠考出自己的好成績,雖然最終當選的是成績最優秀者,但每一張選票都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
12月10日早晨8:30到晚上10:30,記得去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