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疾言
隨着台灣地區2024年大選候選人登記結束,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國民黨候選人侯友宜、民眾黨候選人柯文哲,三強鼎立的態勢已然明朗。由於國民黨和民眾黨的選民群體較為接近,導致票源分散,將可能令民進黨坐收「漁人之利」,甚至有人認為,由於藍白陣營無法整合,台灣地區2024年大選在候選人登記結束之日已經「分出勝負」,賴清德的一隻腳已經跨入了台灣地區領導人辦公室。然而,盡管目前形勢對民進黨有利,但該黨若想如過去七年多那樣「全面執政」,即同時掌握行政權和立法權,恐怕是打錯算盤了。
過去幾個月,賴清德的支持率一直領先侯友宜和柯文哲,因此泛藍陣營希望「藍白合」,集中票源、壯大力量,但在各方利益無法擺平之下,藍白陣營終究分道揚鏢。島內最新民調顯示,50.9%選民看好賴清德當選、22%看好柯文哲、14.7%看好侯友宜。還有民調顯示,民進黨「賴蕭配」支持率34.8%、國民黨「侯趙配」32.5%、民眾黨「柯吳配」21.2%。雖然賴清德的看好度和支持率領先,但能否登上大位仍存變數。2000年及2004年大選,島內多數選民看好國民黨候選人連戰,但結果落敗。此外,藍白整合失敗,很大程度上將激起國民黨支持者的危機感,反而有利於國民黨凝聚藍軍、鞏固基本盤,而且「賴蕭配」的支持率只領先「侯趙配」約兩個百分點,「侯趙配」隨時可追上。
在「立委」方面,國民黨在「區域立委」和「不分區立委政黨票」的支持度均領先民進黨和民眾黨。看來,民進黨希望繼續保持立法機構第一大黨的位置的盤算打不響了。過去七年多來,民進黨同時掌控行政權和立法權,島內根本沒有其他政治力量能夠約束和監督民進黨。而民進黨也變得越發肆無忌憚,把立法機構當成「橡皮圖章」,仗着自己人數最多,強行通過各種有爭議的法案,漠視民眾權益,引發巨大民憤。此外,關於民進黨貪瀆、徇私、濫權的弊案不斷曝光,民進黨竟還想同時把行政權和立法權「整碗捧去」,未免異想天開。
國民黨這次推出的「立委」名單頗具競爭力,把「人氣王」韓國瑜列為「不分區立委」名單第一名,使其發揮「母鷄帶小鷄」的領頭角色。而名單中除了對去年地方選舉有功的國民黨人士,還包括醫界、傳播學者等,兼具專業與多元特色,也較為年輕,平均年齡47歲,比四年前被批評為「酬庸」的名單大有進步,受到外界好評。
縱觀台灣地區多次領導人選舉,其行政機關「政黨輪替」的規律多是「八年一換」。若按以往的「規律」,應該「輪」到國民黨上台,但近月民調顯示民進黨賴清德領先。現離明年1月中旬大選還有一個半月的時間,島內政局變幻莫測。誰勝誰負,各界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