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盧葦
【點新聞報道】全新偶像選秀節目《亞洲超星團》終於要來了,將於明(25日)晚8點在翡翠台首播,優酷國際版同步上線。
「戰績不佳」的播出平台
對鍾情選秀節目的觀眾來說,《亞洲超星團》或許能為無聊的生活增添一絲樂趣。畢竟,大家已經兩年多沒看過華語的偶像選秀節目了。
2021年5月,內地飯圈「倒奶事件」曝光。粉絲為了支持偶像出道,僱人將大量牛奶直接倒入溝渠,僅保留可用於投票的樽蓋。這一誇張現象引起社會廣大關注,也直接導致了內地選秀節目的全面叫停。牽涉「倒奶事件」的愛奇藝《青春有你3》,甚至連總決賽都沒來得及舉辦,就匆匆停播。

在這之前,內地的偶像選秀節目,在2018年到2021年間可謂是全面開花。三大長視頻頭部平台「愛優騰」(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都在做男女團選秀節目。
從節目關注度和選手後期發展來看,愛奇藝和騰訊每年各有千秋。例如大家從《偶像練習生》中認識了蔡徐坤、范丞丞;也在《創造營2021》記住了一心「躺平」「反內捲」的利老師。

相較之下,《亞洲超星團》這次的播出平台優酷,只在2019和2020年分別推出了一檔男團選秀,即《以團之名》和《少年之名》。比起愛奇藝的《偶練》和《青春有你》系列、騰訊的《創造營》系列,這兩檔節目的聲量,實在小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再看TVB這邊,作為香港老牌電視媒體,無綫似乎一直給人跟不上潮流的印象。從2016年韓國推出第一檔偶像團體選秀節目《PRODUCE 101》起,這陣「101系選秀」風潮在東亞地區已經颳了七八年,直到2023年,TVB才像是剛睡醒一樣,準備打造《亞洲超星團》。

此外,無線運營偶像團體的能力也讓人擔憂。炎明熹、姚焯菲等4人雖然組成了星夢女團After Class,但成員基本處於單飛狀態,團體活動始終不多,一直有面臨解散的傳聞。因此,《亞洲超星團》最終選出的男團,到底後續發展如何,也還是未知數。
一拖再拖的播出日期
翻查資料,其實早在2020年8月,優酷就公布了要聯合燦星文化推出《亞洲超星團》消息,預計於2021年春季播出。不過因為新冠疫情,再加上內地加強管控選秀節目等原因,計劃最終流產。
今年5月,《亞洲超星團》這個名字重回大眾視野,不過卻變成了無綫電視與燦星文化聯合製作,節目將在TVB獨家電視播出,兼優酷國際版獨家網絡播出。
8月8日,65位參賽練習生的海報宣傳圖公布。當節目開始稍微有了一點熱度,「秀粉」(指選秀節目忠實受眾)開始憑着公式照挑選自己看好的選手時,沒過幾天,又傳來了不太理想的消息。
由於召集人曾志偉出現健康問題,以及無綫與燦星涉及一些爭議,原定於9月3日開播的《亞洲超星團》被延遲播出。

此外,根據參與節目錄製的網民反饋,《亞洲超星團》第三次公演早在上月中就已經錄製完成了,而現在第一期節目還沒有播出,這樣的安排也讓人摸不着頭腦。
要知道,「101系」選秀節目的選手去留,一般是由網民投票決定的。每一次公演結束,就會根據該階段排名宣布晉級和淘汰人選。現在看來,很可能直到總決賽,《亞洲超星團》才會開放觀眾投票通道,將選擇權交給大眾。
不過,《亞超》始終是TVB的第一檔偶像選秀節目,無綫的重視程度可想而知。11月25日起,節目會在每周六晚8點的黃金時段播出,就連TVB皇牌處境劇《愛·回家之開心速遞》都要為其讓路。

《愛·回家》人氣高企,一向都是TVB收視保證。從2019年12月30日起,該劇每星期都播足7日,這次卻破天荒為《亞洲超星團》做出調動,可見TVB也是卯足幹勁,希望推高《亞洲超星團》的收視率。
《亞超》要選出怎樣的男團?
作為一檔在香港電視台播出的節目,雖然無綫總經理曾志偉否認《亞洲超星團》選出的男團是用來對撼MIRROR的,但不可避免,大家還是會將二者聯繫到一起去。網上有人質疑:在ViuTV《全民造星》誕生MIRROR組合足足五年後,無綫才搞男團對撼,反應是否太慢?

根據節目介紹,《亞洲超星團》是分別從內地、香港、澳門、台灣、日本及韓國等地,選出65位練習生參賽,最終組成7人限定「國際男團」。這樣看來,其實和MIRROR類型並不一樣。
MIRROR的12位成員全部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出道前也大多是學生、舞蹈員等素人,形象較為貼地。他們講廣東話、唱廣東歌,「本土化」也正是他們能夠吸引香港年輕人的特色之一。

相比之下,《亞洲超星團》選手多數已經是成熟的練習生,不少還來自樂華娛樂、香港環球唱片、天加一文化傳媒等大公司。而在這些選手中,只有9位來自香港。雖然還不知道最終的成團結果,但已經可以預見,《亞超》男團不會將重心全部放在香港市場,而是有一個在亞洲地區「全面開花」的美好預期。
因此,與其說是對撼MIRROR,將《亞超》男團對標騰訊視頻《創造營2021》出道男團INTO1,反而比較適合。INTO1的11位成員國籍多元且文化差異極大,在內娛是前所未有的。作為限定團,兩年裏,他們的願景也是輸出中華文化、影響世界粉絲。

雖然因為疫情等種種現實原因,INTO1的「出海」之旅一波三折,始終有種壯志未酬的無奈和遺憾,但這種嘗試多少對《亞超》男團有參考價值。作為從香港出發的首個「國際男團」,他們能否讓廣東歌再在亞洲地區流行起來?又能否將香港文化帶向世界?如果只是單純地借用香港平台,選出一個沒有任何香港特色的組合,相信這是本土觀眾不願意看到的。
選秀是流量密碼,惟一旦觀眾不買賬就是滿盤皆輸。今年7月,ViuTV《全民造星V》幾乎是悄無聲息地落下了帷幕,不復五年前全城集氣支持「姜B」的盛況。至於命運多舛的《亞洲超星團》,這次究竟能否逆風翻盤,我們依然拭目以待。
更多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