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蘇榕蓉
近日,2024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出現新的變化,在台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的撮合之下,中國國民党參選人侯友宜與台灣民眾党參選人柯文哲決定聯手,合力參加明年的競選,被稱之為「藍白合」。「藍白合」組合原定今日(18日)公布正副手人選,但因民調誤差範圍認定未達成決議,宣布擇期再議。目前雙方繼續政黨協商,按柯文哲的態度來看,「藍白」還是可以合作,不影響最終結果,只是鬧成這樣,不免影響社會觀感。
實際上,不論從民主視角還是台海局勢觀察,放下一己之私的「藍白合」都是當前形勢下的理性選擇。「藍天湛湛,白雲悠悠,和平繁榮,終現曙光」,前高雄市長韓國瑜15日晚間在個人社交賬號上發文,以上述16字表達對「藍白合」成局的看法。「藍白合」雖然已經形成共識,然而如何合、利益如何分配、權力如何分割、人員如何調配等,麻煩事兒多了去了,一不小心,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所以「藍白」之間,或起步維艱,或功虧一簣。
說到底,「藍白合」最終能夠不破局的關鍵,就在於藍白各自的決策核心能否摒除各方面障礙,真正把台灣社會主流民意「下架民進黨」當成最優先課題。在民進黨「賴蕭配」可能成局的背景下,「藍白合」尤其重要。蕭美琴是首個被大陸國台辦兩次點名且被加碼制裁的「台獨」頑固分子,再加上賴清德「台獨」特質,可以確認「賴蕭配」對台灣的危害性極大,若他們勝選,兩岸關係無疑會急劇惡化。
當前,既然侯柯兩人選擇了「藍白合」,那就需要走到底,否則「藍白合」破局帶來的反噬,是雙方都難以承受的。不僅僅是侯友宜與柯文哲、國民黨與民眾黨在2024選舉中雙雙落敗,白白給賴清德做了嫁衣,也不僅僅是民進黨有可能從此一黨獨大,更為關鍵的是,賴清德有可能帶領台灣走上「台獨」的不歸路,兩岸關係以及台海局勢有可能走向兵戎相見的境地。
相信「藍白合」最終成形後,2024這一局有的打,但離最終勝選,完成政黨輪替還有很長一段路。賴清德雖然民調一直無法突破四成五,但也沒有低於三成。「藍白合」最終談妥之前,賴清德陣營的策略是冷處理,只要侯柯相互鬥,他自己就能躺着選;如果躺不下去,必然會全力出擊,各種手段都使得出來。民進黨的反擊和挑戰在所難免,需要大部分台灣民眾保持警惕,以確保選舉的公平公正性,為台灣穩定發展與和平局勢作出努力。
總而言之,「藍白合」,台灣贏,兩岸贏。只要能夠打贏這場選戰,其他都是次要的。因為政治人物、政黨只有從一個社會的現實出發,懂得放下一己之私和偏執的意識形態,權衡利弊得失,為整個社會謀取最好的出路,才是無愧於民眾的做法。從大陸角度看,一句話,笑看風雲淡,茶壺裏起什麼風暴,也不會改變既有決心和步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