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陳術
區議會提名期已結束,12月10日就是今屆區議會選舉投票日,近日不同政團或獨立的參選人,已經在街頭、在網上宣傳自己以及團隊,在今次選舉,個別人士或傳媒似乎都特別關心今屆選舉的投票率,而政府有官員就指出,投票率高低不代表區議會選舉的成敗,政府將不斷努力宣傳,市民可以看到政府班子的誠懇。筆者認為,一場選舉,不能以投票率論成敗,社會各方都應該參與跟自己福祉尤關的地區選舉,而作為公務員,更是重要且不能缺席的持份者。
近日筆者跟一位朋友討論選舉,大家都認同參與區議會選舉投票,中間選票不容忽視,而他眼中的中間選票,就包括要向人數眾多的公務員做好宣傳,最好還包括人數以萬計的政府合約非公務員;朋友又指,公務員/公職人員有社會責任投票,而有關的選舉氣氛要由特區政府帶動。進一步去宣傳,甚至要帶出在香港、在政府發展將有更好未來。
公務員團隊陣容強大
事實上,筆者這位朋友一點也沒有說錯,翻查統計處資料,全港有超過17萬名公務員,如果計及政府合約非公務員,人數應該至少有18萬人。值得留意的是,如果再計及受資助的非官立學校教師、公營機構僱員等,人數更多,這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如都能夠參與區議會選舉例如投票,肯定能一同創造更好的選舉氛圍。
如是公務員編制的僱員,都是宣誓/聲明過會效忠特區以及擁護香港基本法的,筆者也認同鼓勵他們投票至關重要,在公務員的原則或守則而言,特區政府一旦有了政策,公務員理應全力支持;現時特區政府官員上至特首、下至局長都積極推廣區議會選舉,身為公務員,理應全力響應,盡公務員責任,也盡選民義務。
事不關己心態要不得
近日在不同場合,筆者發現身邊人普遍都對區議會選舉表現關注,但亦有一些人似乎認為區選「與我無關」、「不一定投票」,但這種想法是錯的,將會成為當區區議員的人,就是將來服務大家的人,選出自己的代表,讓合適的代表為自己改善社區環境、交通配套以至環境衞生等等,都不是小事,因為一切都關乎自己的家園。12月10日,公務員也好,普通市民也好,都要行使權利,投出神聖一票,選出社區賢能服務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