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點論|賡續中華文脈 發展多元文化

就在被譽為史上最成功的亞運會全方位展示中國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之際,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近日在北京召開。會上傳達了習近平總書記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新時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關鍵時期,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面臨新形勢新任務,必須要有新氣象新作為。」習近平新時代文化思想是引領香港積極對接國家發展戰略,建設國際文化藝術交流中心,說好香港故事,講好中國故事,助力強國建設的根本指南。

「意識形態工作是為國家立心、為民族立魂的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具體到香港來講,就是事關750萬港人心繫國家心向祖國,真心實意踐行國家憲法與基本法,真心實意回歸祖國大家庭,全力以赴助力強國建設,貢獻民族偉大復興的極端重要的文化建設工作。

香港回歸26年來的發展歷程充分顯示,社會文化意識形態的發展變化,直接關乎特區和諧穩定,關乎「一國兩制」的行穩致遠,關乎市民的幸福感獲得感滿足感。修例風波及持續經年的黑暴違法犯罪行為,更是充分顯示了特區社會文化的渾濁失序,尤其是本應成為愛國主義的主流文化意識不能得到伸張弘揚,並遭到煽惑顛覆合法政權仇視對抗中央管治的黃媒的蓄意踐踏誤導肢解。因此,弘揚愛國主義主流文化意識,塑造「一國」為根的憲制意識,推動香港特區人心回歸,使香港特區全方位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將是重塑香港社會文化意識,確保香港特區由治及興和諧發展的必然選擇。

在今年6月舉行的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香港已經進入了由亂到治、由治及興的新的發展時期,必須構建基於國家憲法與基本法的愛國愛港主流文化意識,構建以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為內核,具有「兩制」鮮明特色,充滿活力,多元共融、開放包容、守正創新的特區文化體系。

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鄭雁雄早前出席「家國情懷—宋慶齡生平展」香港展開幕式致辭時指出:愛國主義是宋慶齡先生最可貴的精神內核,也是新階段香港最需要高揚的鮮明旗幟。只要堅定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只要香港同胞堅定發揚愛國主義精神,只要香港堅定走好「一國兩制」的正道,香港一定能夠在國家發展大局中開創新局。

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香港主流文化意識,必須堅定不移地繼續推動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必須由愛國者主導特區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各個方面。在即將展開的區議會選舉中,必須毫不留情地堅決擯棄對國家憲法與基本法有二心的投機政客,積極投票選出真心實意擁護國家憲法,擁護基本法,真誠效忠中央政府與特區政府的愛國者,讓愛國者參與到香港特區的地區諮詢服務中來,拓寬夯實愛國者治港的社會政治基礎,以利於形成具有共同價值觀念的愛國主流文化意識。

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香港主流文化意識,必須不折不扣地落實基本法「一國」為主「兩制」為輔的憲制原則,充分體現國家至上,國家安全至上的國家意識,在共同維護國家發展利益的前提下,推動香港多元文化產業的協同發展,推動香港多元文化產業銜接融入國家文化產業,推動香港國際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建設。

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香港主流文化意識,必須全力以赴構建以中華傳統文化文明為核心的多元包容文化體系。基本法確定的「兩制」,已經從憲制層面最大限度地展現了香港特區多元包容、兼容並蓄的文化特質,這種多元文化的特質就在於以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文明為核心,只有堅持並發揚光大中華傳統文化文明,才能真正釋放多元文化的活力,才能凝聚有活力的特區文化意識,才能形成和諧共生和衷共濟的多元社會。

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香港主流文化意識,必須緊緊把握着中華傳統文化文明的脈絡,賡續中華文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為此,充分發揮香港特區的「兩制」優勢與區位優勢,在社會經濟的同步發展中,推動創新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在積極參與國家雙循環發展戰略與一帶一路藍圖的建設中,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促進文明交流互鑒,讓中華文化文明通過香港這座橋樑輻射全球,進一步強化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軟實力。

在昨日閉幕的第19屆亞運會上,香港代表團以歷來最大規模出戰,摘獲8金16銀29銅,共53塊獎牌,創下香港參加亞運會的歷史最佳成績。香港健兒以不屈不撓的拚搏精神,向亞洲、向全球展示了港人肯定「得」。當前,香港已經邁向由亂到治由治及興的新發展階段,亟需排除一切干擾,清除一切雜念,凝聚共同的主流文化意識,形成團結奮鬥、共創未來的強大社會合力。在中央的大力支持和特區政府的團結帶領下,社會各界應該以愛國愛港主流文化意識為動力,以「兩制」強大的內在活力為動能,戮力同心,齊心協力,和衷共濟,思變應變,砥礪前行,為千千萬萬港人謀取更好更多的福祉。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點論|賡續中華文脈 發展多元文化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