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共和國的脊樑──科學大師名校宣傳工程」首批支持劇碼,以清華大學師生為主策劃創作的原創校園劇作《馬蘭花開》,今(2日)晚在香港理工大學賽馬會綜藝館演出。該話劇以中國核武器研製的宏大歷史作為背景,生動講述「兩彈元勳」、清華校友鄧稼先為祖國核武器事業奉獻的一生。
劇作由清華大學出品,參演者是清華大學師生,自2013年首演以來,十年間先後有近800名清華師生參與拍演,累積94場公演,覆蓋觀眾超過13萬人次。今次是首次在香港上演,劇組成員由清華大學在32個院系的80餘名本科生、研究生及教職工組成。

《馬蘭花開》講述「兩彈元勳」、清華大學校友鄧稼先為祖國核武器事業嘔心瀝血、忘我奮鬥的不平凡人生,刻畫了以鄧稼先為代表的參與「兩彈一星」研製科技人員的「崇高偉大的愛國精神、嚴謹創新的科學精神、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高尚純粹的人格魅力」。
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邱勇致辭時表示,112年來,清華人始終秉承愛國奉獻,追求卓越的光榮傳統,自覺把個人命運同國家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馬蘭花開》主人公鄧稼先就是其中傑出的代表。現在首次來到香港巡演,相信一群非藝術表演專業的清華師生,一定會為廣大香港觀眾呈現一場精彩的演出。
演出現場近700人的座位座無虛席,台上師生演出認真傳情,演至感動處,特別是原子彈終於研製成功一節,台下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演出現場,幕布拉動,鄧稼先的成長,學成回國,告別家人,投身原子彈研究,當東方傳出巨響後,鄧稼先又要面對痛別母親,以及當氫彈研製成功後,作為「大漠英雄」的他毅然親赴現場尋找彈殼,也因此受到了了大量的核輻射,生命進入倒計時……整個過程都打動了觀眾。
演出過程中,音樂、舞蹈、影視、歷史影像片段與多媒體舞台相輔相成。為了表現中國人終於擁有了自己研發原子彈的喜悅之情,演員更以場面熱烈的腰鼓表演將喜悅具象化,十分有創新性。

演出現場外還設有專題展覽,介紹鄧稼先生平事蹟等。香港演出結束之後,劇組將赴澳門,並於10月5日在澳門大學上演。
出席今日演出的嘉賓包括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副主任劉光源,世界衞生組織榮譽總幹事陳馮富珍,解放軍駐港部隊副政治委員王兆兵,特區政府教育局局長蔡若蓮,特區政府科技局局長孫東等。
今次活動由中國科協、教育部、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中國文聯、紫荊文化集團主辦,清華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紫荊雜誌社承辦。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劉毅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