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九屆亞洲運動會將於本周六(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杭州舉行,是繼1990年北京亞運會和2010年廣州亞運會後,亞運會聖火第三次在國家點燃。為此,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課程發展處特別製作了一系列有關亞運會的學與教資源,包括資訊圖、小知識問答遊戲以及教育短片,讓學生了解到國家如何籌備和辦好賽事,見識先進的比賽場館和智能化的場地管理,增進對國情的認識和對國家的歸屬感,提升國民身份認同,同時期望藉是次亞運會,與學校攜手帶動學生運動的風氣,培養恒常參與體能活動的習慣,保持健康體魄。
特區政府教育局在資料中介紹了本屆杭州亞運會的主題口號是「心心相融,@未來」( Heart to Heart, @Future),意在表達各國人民在亞運會大舞台上用心交融,互相包容,體現亞奧理事會大家庭團結向上、緊密相擁的理想,同時傳遞自信樂觀、不畏挑戰、共迎美好的期許。
局方是次提供的亞運會學與教資源包括6張資訊圖,分別介紹了亞運會的會徽、吉祥物、主題口號,以及空手道、賽艇、三人籃球的基本知識。例如本屆杭州亞運會的會徽名為「潮湧」,其扇面造型反映江南人文意蘊,賽道代表體育競技,而太陽圖形則是亞奧理事會的象徵符號。
資訊圖又介紹了今屆亞運的吉祥物組合「江南憶」中的「宸宸」、「琮琮」、「蓮蓮」,分別代表了京杭大運河、良渚古城遺址、西湖,它們均獲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火炬「薪火」寓意中華文明薪火相傳。火炬以玉琮為表徵,以人文歷史和山川風物為主幹,既是對中華文化的致敬和傳承,也向世界展示了真實、立體、全面的古代中國、現代中國和未來中國,使中華文明聖地閃耀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學與教資源更特別介紹了近年受歡迎的城市運動三人籃球,它對場地設施要求簡單,同時具有高強度、高對抗性和節奏快的特點。
為提升學生欣賞運動比賽的能力,教育局亦製作了三人籃球教育短片,簡介有關的規則重點,讓學生獲取相關知識,並學懂勇於接受挑戰,培養正面價值觀和態度。
學與教資源中還包括一式八題的小知識問答遊戲,透過互動的方式,加深學生對亞運會不同運動項目的認識。有關資源已上載至「躍動校園 活力人生」(ASAP)計劃 ─ 亞運會專頁。
蔡若蓮盼學生每天運動一句鐘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在社交平台發帖表示,杭州亞運會的舉行令人期待,並祝願國家和中國香港的運動員取得佳績。她寄語學校師生,除可透過局方的學與教資源增進對各項運動認識及進一步了解國情,亦應多做運動,達到平均每天累積最少60分鐘中等至劇烈強度體能活動(MVPA60)的目標,並從中學習運動員自我突破和追求卓越的精神。
(來源:香港文匯報 記者:姬文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