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首位中國工程院院士、「2022感動香江人物」、被譽為「亞洲電動汽車之父」的陳清泉昨到訪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黃楚標中學,為約兩百名中三、中四學生進行講座分享,以自身勵志的科研經歷與對祖國的赤誠之心,鼓勵學生們可以做到涵養自身科學精神、胸懷祖國,並且勇攀科技的高峰。
陳清泉的分享圍繞科學精神與家國情懷,他為學生講解說,科學的精神在於擁有質疑與獨立思考的能力,科學的方法則是通過如邏輯推理、演繹計算、實驗驗證的方式,以認識世界。
「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
作為在印尼出生的華僑,陳清泉以求學與成長在祖國,及後來到香港在電動汽車領域科研「闖關」成功並向祖國貢獻科研力量的人生經歷,勉勵在場學生應當做到身在香港、胸懷祖國、放眼世界,並以科學的精神看待世界,「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科學無止境」。
陳清泉又為同學們總結了香港目前發展創科的三個「空前未有」的新機遇,即國家對科技的重視和迫切要求、國家對科學家的愛護和期望空前未有、科學家實現理想發揮才能的機遇空前未有,勉勵同學們應把握機會考慮投身創科學業,為香港、國家以至世界作貢獻。
黃楚標中學中四生吳泳家是昨日活動的司儀,她與記者分享表示,今次講座激勵自己及同學們要在生活與學習中發掘更多創新思維,她更受陳清泉充滿活力的演說深深吸引,「現在部分年輕人遇到困難或選擇躺平,包括我自己遇到挫折後也會有這樣的想法,但是今天看到陳院士,86歲高齡仍在努力推動創科及與年輕分享智慧,這激勵我更要趁年輕找到自己的目標並不斷努力。」
黃楚標中學校長許振隆說,希望透過本次活動讓學生體會到嘉賓利用自身所學與成就為祖國作貢獻的事跡,給予他們更多思考與鼓勵。
(來源:香港文匯報 記者:王鼎煌)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