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種風景線,叫香港夜景;有一種活力,叫夜蒲。夜幕低垂、華燈初上,香港這座繁華城市居民們夜生活剛剛開始。香港特區政府銳意發展夜經濟,好讓精力十足的港人「放電」。出名轉數快的港人尤其是年輕人,對港式夜市又怎會甘於主打刻板的飲飲食食?多名點子多多的年輕人向香港文匯報表示,港式夜市不應完全複製內地、台灣等地,必須多元化,要包括食、看、玩甚至音樂元素,夾band、踢波,甚至設電競和手遊活動專區,應有盡有聯繫年輕人;也有青年關注本土藝術發展,期望夜市能售賣本地文創用品,既能支援本地藝創者也帶來特色。「如果夜市的節目吸引,年輕人自然會叫身邊親友齊齊參加,這樣才能做出效果,向全世界展現活力香港。」
浸會大學傳理系四年級學生梁綺玟:莫要單搞飲食 樂隊歌舞齊上
身邊朋友每次去台灣都一定會去夜市,但其成功也非一朝一夕之事。在香港搞夜市是一件新鮮事,但難度不低,必須多元化及做好規劃才能吸引市民與旅客。其實,現在內地的夜市也搞得有聲有色,我曾去過上海、無錫、東莞及深圳的夜市,它們每個月都有不同的主題,例如以露營為主題,現場會有一些帳幕,還很多時都加入音樂元素,我認為香港可以借鑑。
身為年輕人,我認為香港的夜市不應是純粹消費的地方,必須包括睇、食、聽等不同元素,如果只有飲飲食食,住粉嶺的我為何要老遠走去市區夜市,只為食無特色的食物呢?最好能讓更多社區人士參與,例如讓年輕人於場內夾band睇樂隊表演、售賣曲奇等手作品。
如果夜市的節目吸引,年輕人更會叫身邊朋友甚至家人一起去,這樣才能做出效果,但要留意夜市的主題,盡量別與其他大型展覽的路線近同,例如香港旅發局的美酒佳餚巡禮等,否則或會出現互相「搶客」的情況。

浸會大學傳理系一年級生 Heidi:推展文創用品 主打本地設計
平時約朋友吃晚飯,之後都沒什麼地方好去,來來去去也是逛銅鑼灣及旺角的商場,純粹叫做有節目而已。回想從前去過台灣夜市也玩得好開心,我認為如果香港也搞夜市,應該要像年宵市場般有一些小食,但比例不用太重,最重要是有本地的文創用品才能吸引年輕人,例如本地設計的帆布袋、簿及手機殼等;電器、傢具等產品年輕人不會有興趣的。
文創用品以外,我認為夜市也可加入一些音樂元素,還可以售賣一些香港傳統工藝品。至於夜市地點方面,當然是市中心交通便利的地方最好,如果是海濱等較為不就腳的地方,就要視乎有無好大賣點。
周小姐:薈萃世界美食 齊飽口福眼福
我比較鍾意文靜活動,夜晚通常是同朋友去商場行街、買嘢和食飯,不會去做運動、看書等其他活動,因為平日讀書已經覺得好累。
我覺得夜市最吸引的地方是,一個地方雲集世界各地不同款式的美食,就好似眼睛去旅行咁,唔食落肚都好滿足。除此之外,如果夜市有設置一些小攤位,售賣靚靚手袋、漂亮的首飾等女仔鍾意的東西的話,相信可以吸引我同女仔朋友一起過去購物,其他設置運動場地、電競場地那些活動就吸引不了我。

段先生:可暢飲可篤波 肯定天天來玩
夜晚除了返屋企,有時都會出街約朋友去酒吧飲酒聊天,或者約出去打籃球或桌球,調劑一下日間緊張的生活節奏。
如果香港夜市可以擺一些賣酒的小攤位,而夜市內的美食又夠多樣化的話,絕對可以吸引到我同一班朋友過去飲酒食嘢,若可以設置一些場地供人們運動,例如一班人打籃球或桌球,我肯定天天都過去玩,還會叫上一大堆朋友過去,一齊打波,不用自己出去租場地之餘,還可以認識更多新朋友。

Peejay:夜打籃球健身 散場盡興開餐
我是平常上班族,平時晚上7點左右放工,通常都會約朋友出來打籃球,夜晚經常有菲律賓人到這個球場,舉辦籃球比賽,我與朋友不時會參加球賽,打完波亦會同朋友去食飯。
除了打籃球之外,我亦會去健身房做Gym,鍛煉一下身體。如果夜市能夠設置一些場地及儀器,供市民利用夜間時間做運動,例如打籃球等,我覺得會好好玩,可以同朋友一起過去玩。我的朋友不是很多,都可以在場地內認識一些新的朋友,而如果夜市有安排人唱歌跳舞的話,我覺得氣氛會好熱鬧。

鄧同學:開闢電競專區 打「街機」更過癮
現時我就讀中學,放學之後通常直接返屋企,因為我不習慣夜晚出街玩,只會間中約一些同學或朋友在屋企打機,通常玩電腦遊戲,有機打已經好滿足,但時不時亦與朋友出去行吓商場、聚餐。
所以我好期待香港夜市能夠設置一些場地,供青年玩電子遊戲,例如電競場。我們都不想困在屋企打機,有場地一定會出來一齊打機,開心好多。如果夜市有這種電競場,應該會吸引到我同同齡的朋友出街打機、同其他人交流下技術。
但夜晚的交通不便是個大問題,深夜已經沒有地鐵可以搭,坐巴士或小巴亦不是非常方便,坐的士又可能俾人劏,收費貴,所以如果政府想搞好夜市,一定要解決交通問題,幫助想出街玩的人解決回家交通問題。
(來源:香港文匯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