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6日)上午,杭州第19屆亞洲運動會火炬傳遞主題新聞發布會在杭州亞運會主媒體中心召開。
杭州亞運會火炬傳遞指揮中心副指揮長杜作鋒介紹,杭州亞運會火炬傳遞啟動儀式將於9月8日上午在杭州西湖涌金公園廣場舉行。之後將在湖州、嘉興、紹興、寧波、舟山、台州、溫州、麗水、金華、衢州10個城市依次傳遞,每個城市將有170名火炬手參與,傳遞路線的長度平均為8至9公里。9月20日回到杭州,並完成最後一站傳遞。
「整個傳遞過程將有2000餘名火炬手參加,年齡最小的14歲,最大的84歲。」杜作鋒介紹,羽毛球世界冠軍陳雨菲、王懿律,游泳世界冠軍汪順、葉詩文,乒乓球世界冠軍樊振東都將擔任火炬手。
火炬技術創新 應對極端天氣
杜作鋒表示,考慮到天氣因素是影響火炬傳遞的重要的因素。因此在火炬傳遞工作籌備過程中,首先着重從火炬的設計和製造上花了很多功夫。「杭州亞運會火炬通過室內旋轉風、8級強風大風場、10級強風小風場、室外海邊、颱風、大雨、山地、轉角風等場景測試,累計3000棒測試,火炬在300mm/h雨量下都能點燃,且燃燒充分不會熄滅。」
同時,結合火炬技術創新點,在雙燃燒器主體結構基礎上,採用雙射流混合、直噴火穩焰、密簇網燃燒、大孔導流防雨、聚能防風技術等發明技術加持,實現亞運火炬更強的防風防雨性能。另外,也參照慣例準備了3盞火種燈,從火種採集後,一直到主火炬塔熄滅期間,該火種一直在燃燒。
傳遞線路突出「詩畫江南 活力浙江」
「火炬傳遞路線的編制,首先是遵循國際大賽的慣例,同時也是體現浙江發展的絕佳契機。各地在編制傳遞路線的過程中,始終圍繞『詩畫江南,活力浙江』的省域品牌,努力凸顯『浙江味』『文旅味』。」據悉,杭州設計的是「錦繡繁華新天堂線」,從璀璨奪目的良渚文明曙光,到晴好雨奇的西子湖,再到奔競不息的錢塘江,生動體現了杭州「歷史文化名城、創新活力之城、生態文明之都」的城市定位。
另外城市的傳遞線路主題有,嘉興「紅船領航 築夢未來」、寧波「濱海寧波 揚帆世界」、溫州「千年商港 幸福溫州」、麗水「秀山麗水 青年之城」等。
杭州亞運會火炬傳遞有望實現「三個最」
據了解,杭州亞運會火炬傳遞是通過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方式進行。6月15日在亞運會火種採集儀式結束之後,杭州亞運會數字火炬手線上火炬傳遞活動已經在「智能亞運一站通」平台上同步啟動。目前已組織開展的亞運線上火炬傳遞主題活動遍布國內外40多個城市,亞運公益互動已經超過7.6億人次,線上數字火炬手的人數用戶已經達8400多萬人。
杜作鋒表示,數字時代人人都是火炬手,本屆杭州亞運會有望創造規模最大、項目最多、覆蓋面最廣的亞運火炬傳遞歷史上的「三個最」。
(點新聞記者王莉 杭州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