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韓「室溫超導」材料真定假?美實驗室研究稱「理論可行」

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LBNL)7月31日在arXiv上提交了一篇論文,其結果支持LK-99作為室溫環境壓力超導體。(網站截圖)

【點新聞報道】來自韓國的物理學家團隊,近日在預印本網站arXiv上傳的論文,稱發現了首個室溫常壓下的超導體:即在常壓條件下,一種改性的鉛磷灰石(LK-99)能夠在127℃以下表現為超導體,而且「有圖有證據」,不僅引發了熱烈討論,更是第一時間拉開了一場「全球復現」行動。而就在全世界的科學家們爭相做實驗的同時,有人為最近韓國科研團隊「常溫常壓超導」研究提供了理論方面的支持。

據人工智能媒體「機器之心」報道,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LBNL)7月31日在arXiv上提交了一篇論文,其結果支持LK-99作為室溫環境壓力超導體。目前該論文已經在 Twitter 上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與討論。

有人第一時間看過論文表示:這是一個重大發現,研究提交的速度極快,但其中思考又足夠縝密。在該研究中,LBNL 納米結構材料理論研究員 Sinéad Griffin 使用美國能源部的計算能力進行模擬,稱已經為銅摻雜鉛磷灰石的超導性找到了理論基礎,費米能級的孤立平帶是超導晶體的標誌。

通過計算機模型,從理論上描述了若現實世界中存在常溫超導,其材料應具有什麼性質。而如今吸引全球關注的 LK-99 具有這種特殊性質。這可能也是相關研究中,第一個證實了「常溫常壓超導體」理論可行的。

相關報道:

華科大疑復現韓超導體 已驗證邁斯納效應

韓超導體有「重磅」發現 專家:大概率不是室溫超導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韓「室溫超導」材料真定假?美實驗室研究稱「理論可行」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