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醫衞局正檢視公營牙科政策及服務,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等機構於本年3至6月,以電話及網上問卷訪問132位基層中高齡市民及殘疾人士,並於今日(9日)公布口腔健康調查結果。
研究發現,過去一年有口腔健康問題的受訪者中,只有27%基層中高齡市民和41%殘疾人士向牙醫求診,不少人選擇忍耐痛楚或自行處理。調查還顯示,63%基層中高齡市民及48%殘疾人士認為,未能承擔費用是他們放棄求診的主因。
殘疾人士余先生表示,護理牙齒對基層和殘疾人士來說非常重要,例如,自己受糖尿病困擾,擔心牙周病病毒蔓延到體內其他器官,出現併發症。他又提到,市面上許多牙科診所缺乏無障礙設施,殘疾人士要親朋好友撐扶,才能進入,構成不便。

照顧者陳太則透露,自從2015年起,已經開始牙痛,但丈夫中風,需全職照顧,家中沒有額外的財政資源,只能靠消炎藥、止痛藥、抗敏牙膏緩解痛症。陳太形容,口腔治療費用高昂,脫一隻牙花費兩千元以上,如果涉及大量牙齒,動輒數以萬計開支,自己要不吃不喝半年,所幸香港社區組織協會舉近期舉辦免費牙科檢查,最終在資助下脫牙。
社協分析指,中高齡人士未滿65歲,未能獲發長者醫療券及關愛基金牙科項目資助,單靠公營牙科街症服務處理緊急脫牙和止痛的個案,同時殘疾人士也因牙科服務可達度較差而求醫無門,如過牙醫床、用輪椅進入診所等都有困難。
社協提出一系列建議,包括在地區康健中心設立針對性牙科保健、放寛關愛基金牙科項目年齡限制、設立無障礙牙科診所等等。

(點新聞記者王俊傑報道)
相關報道: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