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廣華醫院新急症室於5月底啟用,到急症室求診的病人數目顯著上升,由平日約300人上升至超過400人,其中大部分為次緊急或非緊急病人,以致令部分病人的等候時間較長,有的甚至超過8小時。如果非緊急病人在公立醫院急症室求診的人數持續增加,一定會對真正緊急的病人看症以及接受救治造成影響。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香江智匯會長周伯展表示,最有效可以為公營服務緩解壓力的方法便是公私營協作。
周伯展指,改善急症室長期使用飽和的問題,釜底抽薪應從公民意識教育入手,促成市民養成非急症不去急症室的行為模式,不過教育是遠水,難以解近火。周伯展建議在公營醫院急症室旁設立一個房間用來公私營協作,由個體私家醫生或者私人醫療集團醫生、護士,在合乎標準情況之下,為非緊急的病人診症。
至於有關公私營協作診所的運營費用,周伯展指表示,公營醫院急症室標準是180元,而不合資格人士每次診金是1230。若1230元是收回成本價,那麼醫管局便是為每個合資格的急症病人補貼約每人1000元。這診所的成本並不是非常高,那麼政府只需要從1000元裏取出幾百元,加上病人繳納的診金180元。他認為很多個體私家醫生和醫療集團是願意參與這個計劃,支持這個診所的。
相關報道: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