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政府歐亞事務特別代表李輝上月訪問烏克蘭、法國、德國、俄羅斯等國家,斡旋俄烏問題。外交部今日(2日)就「斡旋俄烏衝突」在北京國際俱樂部舉辦臨甲七號沙龍吹風會,李輝介紹為期12天的訪歐之行。
有記者提問,作為資深外交官,您曾多次出訪了歐洲國家和地區,這次出訪是接受重大使命,從個人感受而言,您認為這次出訪和此前有何不同?
「同以往相比,我這次去訪問的確跟以前不一樣,最直觀的感受就是交通不便。」李輝在吹風會上披露了從中國前往烏克蘭以及訪問歐洲國家的歷程。
李輝稱,「我們這次去烏克蘭沒有直達航班,烏克蘭尚處在禁飛時期。所以是從北京飛到迪拜,然後從迪拜飛到華沙。由於沒有從華沙到基輔的直達火車票,所以我們乘汽車在半夜12點抵達邊界,再從邊界乘坐直達基輔的火車,坐了將近14個小時。在回來的時候,我們買到了從基輔直達華沙的車票,總共坐了將近18個小時,就像中國老百姓說的綠皮火車,每15至20分鐘停一站。」
李輝繼續介紹稱,「由於歐洲從俄羅斯斷航,我們在結束訪問歐盟總部離開布魯塞爾的時候,不得不從布魯塞爾乘飛機到伊斯坦布爾,再飛到莫斯科。本來從布魯塞爾到莫斯科只要三個小時,結果我們來回耗時十幾個小時,捨近求遠繞到了伊斯坦布爾,整整一夜我們都沒有休息。」李輝表示,從交通方面看,確實非常不便,這也是烏克蘭危機給各國經濟、社會生活帶來影響的最直觀體現。
交通出行只是一個方面,李輝續指,烏克蘭、俄羅斯以及歐洲各國之間過去曾經有着十分緊密的經濟、文化、社會交往,現在很多都被人為切斷了。利益受到最大損害的,並非遠在大洋彼岸的其他國家,而是烏、俄和歐洲各國。他強調:「危機拖得越久,烏克蘭、俄羅斯、歐洲就將承受更大犧牲,付出更大代價。盡早走出危機對各方都有利,這也是我們勸和促談的出發點。」
相關報道: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