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膚見醫識|聞「蜂」色變?八成人只限於皮膚反應

文/侯鈞翔

5月20日定為世界蜜蜂日,早前本港報道曾一日發生兩宗蜂螯人事件,其中一位不幸逝世,令人聞「蜂」色變。

隨着社會復常,市民日益嚮往郊外遊玩,郊外昆蟲眾多,被螫傷的機會也會大大增加。若不慎遭蜜蜂螫傷,後果可大可小。尼加拉瓜載有60名乘客的巴士撞進了種植園,驚動蜜蜂,導致6人身亡,14人入院留醫。

大多數時候,是因為人類闖進了它們的安全領域。我們懂得享受自然,卻很少考慮要跟自然共存。授粉是生態系統中的一個基本生存進程。全球近90%的野生開花植物物種完全或在一定程度上依賴於動物授粉,全球四分之三供人類食用的水果和種子等作物生產在一定程度上依靠蜜蜂和其他授粉媒介授粉。

蜜蜂螫傷的症狀通常包括疼痛、紅腫、瘙癢和刺痛等,可能很多人都經歷過。極端少數情況下,人被蜜蜂螫傷會導致嚴重的過敏反應,出現呼吸困難、局部腫脹、影響身體其他部位如眼口氣管等位置、眩暈、心跳加速,甚至會發展成過敏性休克,危及生命。

蜜蜂螫傷的症狀通常包括疼痛、紅腫、瘙癢和刺痛等。(受訪者供圖)

根據國際文獻數據,成年人發生嚴重過敏反應的只佔3%左右,另外有近七成的人士,被螫傷後,會出現大面積的腫脹。螫傷的皮膚反應有4大類:血管性水腫(真皮、皮下組織、黏膜局部腫脹,可發生於面部、舌頭、喉、腸道、四肢等)、風疹、痕癢、表皮充血。八成人士都只是局限於皮膚反應而已,小朋友一般反應比較大,超過六成會有明顯表皮反應。相比之下,成年人只有一成半有以上反應,有一半人會有呼吸症狀。

蜜蜂的毒刺含有蛋白敏感源,引起身體強烈IgE免疫反應,可以透過臨床皮膚測試或驗血分析知道身體敏感狀況。若不幸遭到蜂螫,要盡速離開被蜂螫的區域,殘留螫針會釋放蜜蜂的費洛蒙,引來更多蜜蜂。大多蜜蜂的螫針會殘留皮膚上,如果沒有及時移除,毒囊會收縮,將毒液注入身體。可用鑷子、針、刀片、信用卡/身份證將刺「挑掉」,用清水洗傷口後冰敷,減緩疼痛、癢感和腫脹。用藥方面,可使用抗組織胺、類固醇、止痛藥物/藥膏。如果數小時後症狀沒改善,盡速就醫。即時使用腎上腺筆(Epipen)可以救命,常在戶外活動的人,可以準備一支傍身。

相關報道:

漁護署:過去3年接獲13宗職員被蜂螫報告

沙田地盤工被蜜蜂螯傷一度暈倒 清醒送院治理

漁護署職員遭蜜蜂螫斃 醫生:如被蜂蟄應及時刮走毒囊並以肥皂水清洗

漁護署職員大嶼山遭蜜蜂螫傷昏迷 直升機送院搶救不治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膚見醫識|聞「蜂」色變?八成人只限於皮膚反應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