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非牟利組織同路舍今日(18日)表示,當局早前於大角咀區内對無家者進行清場行動,在過去僅僅三個月,區内就分別在2月24日的櫻桃街行人隧道,以及4月25日塘尾道、亞皆老街行人天橋發生兩次清場行動。

同路舍指出,所有無家者離開該範圍後,當局在上述地址放置多個圍欄,將相關範圍完全封閉。約20名無家者被逼移師到其他地點暫居。據現場告示所指,有關行動是以美化公共設施,和保持環境清潔為目的。同路舍表示,自上述兩次清場行動起,就接獲更多求助個案,同時亦與部分服務使用者失去聯絡,令介入服務和支援工作變得更加困難。

其中一名無家者K叔(化名)在櫻桃街行人隧道暫住超過一年。他向同路舍表示,他的家當被清理後,本來休息的位置亦被圍欄封死。他現時夜晚只能在附近24小時洗衣店休息。該店有放置一張讓客人暫休的膠椅,而K叔僅在膠椅歇息,至今已經度過2個月。他續道:「我看到以前一起在隧道『同住』的人後來轉到天橋休息,但不出兩個月時間,天橋也有清場行動。」他亦向同路舍解釋,現時在區内要找到一個有蓋的、且未被圍起的空置地方休息非常困難。本來在街上度日已經相當危險,但失去暫居的地點,就更令無家者走投無路。早前K叔如常在洗衣店休息,就有歹徒把他身上裝有所有個人物品的手袋搶去,裏面更有一張已經領取消費券的八達通卡。

同路舍表示,不斷發生的清場行動顯然不能解決無家問題,但同路舍理解政府必須平衡各持份者的意見,聆聽多方聲音。有見及此,同路舍建議當局宜在清場行動進行前至少兩個月,通知受影響人士。而當區服務無家者的社福機構亦需要得知相關消息,方便及早準備。一般而言,與無家服務使用者關係較為密切的社福機構,可以就事件為相關人士提供更適切的支援。長遠而言,同路舍希望可與當局多加合作,以為本港的無家社群提供更全面的介入服務。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