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港社會全面復常後,流感及新冠病毒近日卻呈現活躍趨勢。根據今日(9日)最新數字,港大發表的新冠病毒即時有效繁殖率已升穿2,代表每名患者平均傳染多於2人,意味着疫情或出現反彈。這也是繼去年3月後,病毒繁殖率首次突破2的關口。
香港大學公共衞生學院編製的「本地個案即時有效繁殖率」,在去年初第五波疫情最嚴峻時曾超過6,之後呈下跌趨勢,今年初開始一直處於1以下的水平,但到3月中突破1,並曾高見1.044,代表每一名新冠患者,由平均傳染少於1人,變成可傳染多於1人。惟相關升勢未止,截至上月30日,病毒繁殖率的平均值達到2.07,代表一名患者已可傳染多於2人。

港大曾解釋,即時有效繁殖率代表病毒在指定時間的實際傳播率,反映在實施防疫干預措施下,一個患者實際上平均傳染多少個人。衞生署亦曾在疫情記者會上表示,即時有效繁殖率與確診數字有關連。假如該繁殖率有急升趨勢,只要即時繁殖率少於1,整體確診數字也會下跌。
相關閱讀: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