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真D|香港需要一個新地標

文/黎岩

本欄目昨日的文章「維港本不該褪色」講到,香港正在發生一件令人扼腕歎息的事情:作為璀璨維港的焦點的中銀大廈,因為有地產商擁有的23層高的舊廈改建為41層高的大廈,已經被淹沒在石屎森林中,只露出了小荷尖尖。隨之而來的一個問題是,當香港的地標不再成為市民遊客追尋的標誌性建築時,香港是否需要設計建造一個新地標新標誌,以吸引成千上萬的遊客來港,並且能夠提供一個供遊客打卡留念的聚焦之地?

觀乎全球各地,不論是紐約哈德遜灣的自由女神像,還是巴黎塞納河邊的埃菲爾鐵塔,還是倫敦的倫敦橋倫敦眼,或是新加坡的魚尾獅,又或是上海黃浦江畔的東方明珠塔,廣州珠江邊的小蠻腰,澳門特區的澳門塔,每一座大都會都有一座一處代表自己城市歷史文化,能夠令到全球關注,為遊客留下美好印象的代表性建築。當漫步尖沙咀海旁時,中銀大廈已漸漸消失在市民遊客的視線中,其實中銀大廈還是中銀大廈,還是聳立在原址,只是遊客從維港對岸欣賞的角度看,已經是「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究竟哪一座建築哪一處景觀可以取代中銀大廈成為香港的新地標呢?無論是國際金融中心,還是環球貿易廣場,又或是香港國際會議展覽中心,似乎都不能夠發揮這樣的功能與作用。也許有人會推舉會展前的金紫荊花雕塑。誠然,金紫荊花作為中央政府贈送給香港作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的禮物,其社會政治意蘊自然無可厚非,也是遊客,特別是內地遊客來港打卡的熱點。但始終覺得,還不能成為一個能夠吸引全球眼球的標誌性設計。

香港是亞洲國際大都會,也是全球遊客嚮往的熱點旅遊購物勝地,歷經修例風波及持續三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侵襲,對旅遊市場造成了幾乎是毀滅性的打擊。也因此,隨著與內地全面通關的實現,隨著向全球的大踏步開放,香港將如期復甦復常,香港將迎來遊客爆發式增長,香港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繁榮,旅遊業將在其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甚至發揮著決定性的作用。如何發揮香港「兩制」的巨大優勢,打造購物天堂、美食天堂,讓遊客紛至沓來,「仰矚俯映,彌習彌佳,流連信宿,不覺忘返,目所履歷,未嘗有也。」應該成為社會各界認真思考的一個極為現實的問題。

過往,因為是大師貝聿銘的封刀之作,因為是位處維港天幕的核心地段,甚至乎曾經是國家主權的象征,中銀大廈毫無疑問是香港的地標,今時不同往日,當中銀大廈虛掩在高樓大廈之後,這座地標建築就已經失去了其地標景觀的意義。也因此,香港需要鄭重其事地考慮設計建造一座新地標新徽標,能夠充分展現香港作為東方之珠的亞洲國際大都會的江湖地位,充分展露香港背靠祖國的歷史文化底蘊,或者說,能夠充分展現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旅遊中心的無與倫比的地位。

涉及建造香港新地標,絕非旅發局或某一利益集團所能一力完成,而應該由特區政府,特別是政府中的高層,能夠以高瞻遠矚的視野與氣魄,能夠從香港未來持續發展的大局著眼,能夠對全球旅遊市場有深刻的洞察,能夠對遊客心態、特別是年輕一代的網紅心態有一個全面的認知,知道年輕的遊客熱望什麼,特別是察悉內地遊客想在香港留下永久美好印象的期盼,能夠兼收並蓄地吸收香港中西合璧的多元文化,向全球展示東方之珠的新形象新氣度新韻味。

當然,政府可以向全球公開招標征集方案,讓全球各地的精英甚至普通的遊客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為香港塑造一個代表性標誌性的藝術傑作,比起政府每年投放用於推廣宣傳香港的多達數億的宣傳費用,這樣的活動更具有實質性的意義,更能夠吸引全球的目光,讓香港當之無愧地成為全球的焦點,成為全球的旅遊中心。想當年澳洲為大堡礁公開招聘一名高薪的守島員,居然能夠成功吸引全球的眼球,成功向全球推介大堡礁,推介澳洲旅遊市場,香港為何不能舉辦類似的能夠引致全球廣泛強烈關注的活動呢?沒有辦不到的事情,只有想不到的計。

酒香不怕巷子深,這樣傳統的思維與觀念,確實需要改變。香港要搶人才,也要搶市場,特別是搶旅遊市場。根據《關於優化內地與港澳人員往來措施的通知》內容,內地自1月8日起,恢復辦理內地居民旅遊、商務赴香港簽註。一系列政策的利好,也迅速點燃了旅遊市場的熱情。數據顯示,2022年12月一個月的澳門酒店預訂量已超2019年同期。今年1月5日起至今,預訂春節入住的香港酒店訂單量環比上月增長153%。旅遊市場正在恢復復常中,甚至有可能出現報復性的爆炸式的大增長。如何為遊客打造一個能夠留下美好深刻印象,且能夠「目所履歷,未嘗有也」的新體驗新感覺,才是真正吸引遊客的新猷新橋新段。

一座城市的標誌性建築,可以是類似中銀大廈的高樓大廈,也可以是類似新加坡魚尾獅的雕塑,總之,要顯現出與眾不同的歷史文化,能夠成為遊客打卡的首選,能夠成為城市的名片,能夠成為遊客心心念念的嚮往,要能夠成為遊客向他人炫耀的景象。一個初步的意念是,如何把東方之珠與龍的傳人這樣的概念理念融合成一個獨一無二的作品,或許能夠展現香港獨特的歷史文化,成為新香港的新標誌。這樣的形象工程,於民有利於港有利,於香港的長遠發展有利,特首為何不能主動大膽嘗試樂見其成力促其成呢。至於選址,西九文化區或許是一個最佳的地點。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講真D|香港需要一個新地標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