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稱「港股實名制」的投資者識別碼制度,將於明年3月20日正式推出。香港證監會提醒投資者,若未及時回應中介人(券商或銀行)就使用個人資料的要求,將只可出售現時持有的證券,而不得在港交所買入證券。新制度能讓證監會及時和有效監察市場運作,促進市場廉潔穩健,加強投資者保障,支持和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港股實名制」原計劃今年底實施,證監會昨日(12日)解釋,由於部分中介人可能需要更多時間以更新客戶的識別資料及取得個人客戶的明示同意,於香港投資者識別碼制度下使用其個人資料,故決定給予業界更多時間準備。
在現行制度下,證監會通過港交所的交易系統,只可以知悉哪些交易所參與者(即與港交所系統直接對接的券商等)就證券買賣下單。當出現可疑交易時,證監會需要向券商索取該項交易背後的實際投資者資料,限制市場監察工作的有效性。在投資者識別制度下,港股實名制推行後,證監會可更快得悉下單投資者的資料。證券行及銀行需要將旗下客戶的身份資料提交予港交所(00388)及證監會,在提交前需客戶簽署同意書,若拒絕簽署則隨後的股票購買及存入將受到限制。對於個人客戶而言,需要提交包括身份證明文件上的姓名、該文件簽發地、類別及號碼等資料。
資料存港交所保密資料庫
證監會行政總裁歐達禮指出,推出投資者識別碼制度將會是香港證券市場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使證監會能夠適時和有效地進行監察,從而促進市場廉潔穩健和提升投資者信心,這些都是香港作為世界級國際金融中心的重要支柱。
值得留意的是,為遵守《個人資料(私隱)條例》,券商必須取得其客戶的同意書,才可把相關個人資料交予保密資料庫。因此,投資者須先向中介人提交同意書,才可以繼續購買或存入股票,不同意則只能夠售出所持有的證券。事實上,證監會在去年8月已完成市場諮詢,並預計最快今年下半年實施,惟要視乎系統測試及市場演練情況。
券商:大部分客戶已登記
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表示,早前已通知客戶本港將實施實名制,所以該行客戶有充分時間了解該制度及進行登記。截至目前為止,絕大部分客戶已完成登記,並無任何人士因為實名制緣故而放棄投資港股,或者放棄使用該行服務。
對於不少人擔心的資料安全問題,證監會表示,資料庫內的資料將加密處理,並僅讓證監會及港交所的獲授權人員查取。任何資料查取的舉動將備有詳細紀錄,而未經授權的登入將被調查。

他山之石|美歐早已實行 防止造市逃稅
港股實名制旨在提升交易透明度,防範「造市」,其他市場諸如美國、歐洲、中國內地、新加坡及澳洲等都有類似制度。如美國的投資者在開戶時,券商都需要客戶提供個人信息,以遵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制定的法律和規則。這包括了客戶的稅號(TIN),而通常是社會保險號(SSN),但非美國公民則可以通過其他幾種方式提供TIN,包括使用有效的護照號碼等,另外也需申報是否任何上市公司的內部人員,以及年收入、淨資產(不包括主要住所的價值)和投資目標。
香港的投資者若開設美股戶口,需要填寫W8-BEN表格,證實為非美國公民,因美國在2014年推出「外國賬戶稅務合規法案」(FATCA),俗稱「全球徵稅」,旨在防止美國納稅人利用非美國金融機構及離岸投資工具逃稅,而相關的資料同樣有助監管機構核實買入股票人的身份。
(來源:大公報)
相關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