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恩節前,美國總統拜登按照傳統特赦兩隻名為「巧克力」(Chocolate)和「脆片」(Chip)的火雞,讓牠們免受宰殺,並將於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度過餘生,安養天年,以作為對人民的祝福。
18年前,由於我的狗狗當時病了,於是我發願茹素,期望以這善念的力量去祝福所有動物;同時,也有為數不少的人們為了環保、愛護動物或健康等各種原因而吃素。相比當年,現在的素食選擇多元和豐富得多了,要實踐素食變得相對容易。。
據香港大學的研究顯示,香港是其中一個人均肉類消耗量最高的地區,每人每日的平均攝入量達664克(相等於兩塊10安士牛排),其中豬肉和牛肉消費量最高,平均每日的攝取量是英國人的四倍多。此外,聯合國糧農組織亦指出,畜產業排放大量溫室氣體,佔全球總量的18%,是溫室效應的一大元兇。這情況於牧牛業尤甚,牛隻在牠們的消化過程中,釋放大量甲烷氣體;跟二氧化碳相比,甲烷的溫室效應更強,人們每吃一塊牛排,便相當於排放20公斤的二氧化碳。現代人們富裕豐足的飲食對環境帶來巨大的影響,然而,現代科技又可以擔當一個怎樣的角色呢?
Beyond Meat是洛杉磯一家製造全植物成分的肉類替代品製造商,世界前首富比爾.蓋茲吃過他們的「未來漢堡排」後,感歎驚嘆那無異於真實漢堡,隨即參與了投資,後來Beyond Meat更成為第一家素食產品上市公司。除了植物肉,還有公司正在實驗室研發培植肉,利用生物培植技術,培植魚類製品,祈望能減低對海洋資源的消耗,保護環境。
我還記得當初酒店為了推廣素食,特意請廚師鑽研烹調植物肉的方法,並分別以真肉與植物肉入饌,舉行多次中、西、日式菜餚盲測,而大部分試吃的員工都覺植物肉真的能夠「以假亂真」。這讓我們非常鼓舞,因為未來肉品為我們帶來了肉食以外的替代選項,透過創新的食品科技技術,可以鼓勵大家盡量減少肉類攝取,從而降低對畜牧業的依賴,進一步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及對生態的影響。
以不殺生、愛護生態環境為原則而生產的植物肉和替代蛋白質,正正給素食帶來了新思維,以及更遼闊的想像空間,也可以為平日「無肉不歡」的人士,帶來一個更有趣的替代方案。事實上,每個人都可以為愛護地球出一分力,例如:嘗試慢慢從自己餐桌上每一頓的的低碳飲食物開始,共同參與有效減少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這個大願景。
當然,素食要用心吃得均衡,儘量進食不同顏色的食物,才能吃得營養均衡。
讓我們愛地球,也愛自己。
(作者為富豪酒店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香港科技大學管理學系客席教授、智慧明心慈善基金創辦人)
相關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