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吳志斌
11月13日晚間,亞洲七人欖球賽在韓國仁川舉行,於賽前播放國歌環節,主辦方將一首與2019年香港黑暴、修例風波有關的歌曲,「誤」當成了中國國歌播放,特別是音樂播放期間,其畫面還伴隨着香港特別行政區紅底白色洋紫荊的區旗,而在場隊員全程面無表情,甚至沒有任何阻止和反對的行為。14日凌晨2時許,香港特區政府緊急發布聲明:「主辦機構將一首與2019年『黑暴』浪潮和『港獨』示威有密切關連的歌曲,當為中國國歌播放,特區政府表示抗議和強烈不滿。」隨後,亞洲橄欖球總會向香港欖球總會致歉,表示最初香港代表隊教練向主辦機構提交的國歌錄音為《義勇軍進行曲》,並以「主辦機構一名初級人員的人為錯誤所致」為理由,輕飄飄地將這場傷害中國主權和尊嚴的惡意挑釁事件,歸結給了一個實習生的「無心之過」。無論聽者是否無心無意,但播者的「別有用心」是可見一斑。與此同時,另一件惡性錯放國歌的事件也引發了不少的爭議。11月6日,在迪拜舉行的香港對葡萄牙世界盃欖球賽(Rugby World Cup)終極復活賽中,在播放國歌環節,雖然響起的是《義勇進行曲》,但精華直播片段的字幕顯示卻明顯有問題,隊標為「香港欖球總會」的Logo。
放錯國歌是對一個國家的羞辱,更是利用香港來打「中國牌」的惡劣行為。到底是誰在撥亂國歌的弦?為什麼黑暴陰魂不散,四處潛伏?到底是誰為反中亂港暗度陳倉,裏應外合?根據《明報》記者的報道,如果以「中英文輸入『香港國歌』、『Hong Kong Anthem』,黑暴相關的那首歌曲均會在搜尋結果置頂……輸入英文『Hong Kong China National Anthem(中國香港國歌)』才搜尋到《義勇軍進行曲》。」從信息數據和網絡算法來看,因為這首歌自創作誕生之後,傳播到了國外,產生了不同語言的翻唱版本,甚至在批評韓國建制議員,都在使用該歌的旋律加以重新填詞,這些種種行為都使得系統引擎將此歌曲放置到優先地位。算法是機械的,但人是有意識的,每一個網絡平台都有責任和義務來維護每個國家的尊嚴、主權和原則。正如科技創新界立法會議員邱達根所言,「各平台有義務提供正確資訊,解釋香港是中國一部分,以及將國家所承認的國歌置頂」。香港互聯網協會開放數據小組召集人黃浩華指出,若想讓「香港國歌」與那首歌歌名等字眼「互不關聯」,唯一的辦法就是在Google上刪除此歌曲的相關信息。無論這一行為在現實中是否可行,但都暴露出一個問題,那便是不徹底驅逐黑暴的魅影,香港的社會就時時刻刻會遭遇着它的「偷襲」,不徹底清理「港毒」,那麼「獨草」就會在看不見的角落肆意張揚。
為什麼2019年的黑暴是香港無法接受且必須揚棄的一年?對於香港市民而言,2019年的黑暴是香港自回歸以來最為危險嚴峻的時刻,它威脅甚至摧毀了歷代香港人所建立的美好社會形象,為下一代的青少年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心理陰影,更是讓香港整座城市為反中亂港分子的一己私利埋單。2019年8月17日,守護香港大聯盟在金鐘添馬公園舉辦「反暴力、救香港」集會,以「拒絕攬炒,齊救香港」為口號,呼籲全港社會各界反對一切形式暴力,盡快恢復社會正常秩序。在47.6萬市民自發冒雨參加期間,《環球時報》記者付國豪以視頻的形式來表達了自己對維護香港穩定的支持。2019年8月,付國豪在香港國際機場的黑暴示威集會中,曾喊出「我支持香港警察,你們可以打我了!」,其後遭遇示威者用索帶捆綁,毆打至送院。筆者在接受央視記者採訪時曾表示,付國豪的行為表現出了「一個新聞工作者的良心,一個中國新聞工作者的真實表現,他喚醒了我們所有香港人,特別是真正關心香港前途的這批香港人,沉默的大多數,走上街頭參加集會救香港。」然而,在2022年11月17日,付國豪的父親在平台上證實了自己兒子在離職《環球時報》後,與抑鬱症鬥爭,最終在2021年10月不幸去世的消息。雖然沒有直接的醫學證明指出付國豪的抑鬱症與其遭遇暴徒們的無端傷害有直接關係,但被無緣挨打留下的身心創傷是無法否認的,這也是香港黑暴烙印在善良無辜人們記憶中的沉重陰影。付國豪的離開使得人們重新銘記一段關於與不法黑暴勢力鬥爭的日子,昔日英雄的悲壯離開,小丑的鬼影還在盤桓,撥亂國歌之弦的黑手,還在冥冥之中試圖「死灰復燃」,擾亂香港和諧的旋律。
從香港國安法到完善選舉制度,在法律和制度層面,我們完成了消殺「港毒」的工作,但法律和制度無法真正地偵查暗流在人心的「獨」意,若無法完成徹底的「消獨」工作,在人心層面完成真正的統一回歸,恐怕,那時候撥亂的不僅僅是國歌的弦,更是香港和諧的脈。
(作者為中國僑聯委員、安徽省政協委員、香港安徽聯誼總會常務副會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