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熱點追蹤|逆向通關要「向前進」 更要「向後看」

文/周琳琳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近日向廣東政府提出「逆向隔離」建議,讓北上內地的人士可以在香港河套區方艙隔離,以紓緩目前深圳「健康驛站」名額不足的困境,獲內地方面「開綠燈」,無疑是一個突破。但就在朝向「逆向通關」利好穩步前進的關頭,一則醫界黑幕的揭露,讓一向以規則嚴明為榮的香港市民瞠目結舌,又如鯁在喉。

事件的政策背景是這樣的:香港市民目前進入市肆,均須出示手機軟件上的「疫苗通行證」,以證明自己接種過至少兩劑疫苗,惟以下兩類人士可以豁免接種亦可以自由出入食肆:(一)因年齡關係而未符合接種疫苗資格;或(二)獲醫生證明因健康原因而不適合接種疫苗。這裏的醫生證明即是指「新冠疫苗接種醫學豁免證明書」(「免針紙」)。

曾想,「免針紙」竟成為「醫者仁心」斂財的工具。香港文匯報及點新聞曝光,元朗一家診所以500元的索價濫發「免針紙」。涉案的醫生目前已被警方以「製造虛假文書」罪拘捕調查。

試想這樣的漏洞會給香港疫情帶來怎樣的負面影響?——首先受害的是那些來開虛假「免針紙」的人,無異於將自己暴露在病毒之下。而一張張豁免紙亦拉低了香港整體的疫苗接種率,阻礙了全港免疫屏障的形成。每一張豁免紙背後的陽性個案,都為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火上澆油。

逆向通關,包括逆向隔離,都要求香港在新的防疫政策出台之前,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因此比起「向前進」,當務之急是回頭看一看,把已有的防疫措施落實好,穩扎穩打,杜塞政策存在的漏洞,才能更好地邁向下一步通關。

警方9月5日對元朗涉事診所進行調查。(點新聞記者攝)

豁免打針紙要嚴格執法

首先,對於如何能取得「免針紙」這件事,應有明晰的規定:

病人有罕見病或針後出現過敏反應,醫生有責任清楚檢查病人情況,亦要保留病歷紀錄;如果因為之前的一些病症,要求開「免針紙」,則需提供轉介信或相關證明。

特區政府亦應聯同醫務委員會(醫委會)做好醫生的操守監管,衞生署應設立主動巡查機制;及設立熱線電話供市民舉報,詳細檢視受舉報醫生所批出的「免針紙」的真確性。對於違反《香港註冊醫生專業守則》的醫者,醫委會應取消註冊。

除了違反專業操守外,醫生濫發「免針紙」更有可能違反《刑事罪行條例》第71條偽造文書罪,屬嚴重罪行;使用偽造文書的市民,也可能觸犯第73條使用偽造文書罪,兩者的最高刑罰都可判監14年。

逆向隔離關鍵在於閉環管理

從實務來看,「逆向隔離」須採取嚴格的閉環管理,這也是政策所面臨的最大挑戰。閉環管理能否落實?會否有內地衞生部門加入管控?曾任仁濟醫院總理的立法會議員陳恒鑌指出,以現時竹篙灣隔離檢疫中心的經驗來看,工作人員並不算多。但香港醫護人員有和內地檢測人員合作的經驗,兩地可以互相「補位」,汲取內地閉環管理的成功經驗。內地衞健部門可在先前《緊急情況規例條例》刊憲的基礎之上,派員監督和管理。

便利幼兒打針不能只停留在口號

近期不斷有醫學專家通過公益廣告、文章等公共渠道發聲呼籲兒童接種疫苗。的確,根據科學數據顯示:近月3歲以下幼童確診新冠後的住院人數急升,截至9月1日,共有92名3歲以下幼童住院,人數比上月初(8月2日41人)增加超過1倍。

至於疫苗接種率,3歲以下幼兒接種1劑疫苗者僅約一成;而3至11歲的兒童中,仍有兩成未打針。

惟幼童抵抗力低,較易感染新冠病毒,不少更出現嚴重甚至危殆情況,如嘶哮症、腦炎等。

8月至今,已有20個兒童感染後變重症,當中包括一人死亡。

當有家長一心響應政府號召,尋求為染疫康復、不足3歲的女兒接種新冠疫苗時,衞生防護中心熱線未有提供任何的打針指引,只說「可以自己問返家庭醫生」。家長無奈上網翻查資訊,但資料繁多且雜亂,只好求助《大公報》報料。

因此,便利幼童接種疫苗,關鍵在於如何實施。希望衞生署能成立專職部門,解答兒童打針問題,方便家長查詢和預約,不要「虎頭蛇尾」。另一方面,應多增加接種點,方便家長前往。

政府在兒童疫苗接種計劃實施上,應盡量方便家長查詢和預約,同時增加接種點,便利兒童打針。(大公報圖片)

嚴查紅黃碼、疫苗通行證、宴會快測

過去一周,警方已拘捕4人,涉嫌違反「紅碼」要求在社區播毒,亦有7人違反「疫苗通行證」而被檢控。此外,相關部門也應加強對堂食新規「8人以上同行須出示當日快測」的執法監察,并力求規避在餐廳門口現場做快測,以免「交叉感染」。

特首辦本月1日發表聲明,重申政府防疫政策5點原則,包括:(一)不躺平,持續控制確診數字,更好管理風險和提升應變能力,防止醫療系統超出負荷能力;(二)減重症和減死亡;(三)保護高風險人士,包括「一老一幼」和長期症患者;(四)以科學精準的方法識別不同風險級別人士以減低管控人數和管控範圍,容許最多的日常活動和涉及的人數;(五)平衡風險和經濟動力,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維護民生活動和香港的競爭力。

可見,目前香港特區的抗疫目標是尋求在防疫與復常之間取得平衡。被問到本港抗疫終局是什麼,特首李家超說整體抗疫政策基礎是要保護高風險人士,公營醫療體系可維持應付疫情及一般服務的前提下,才容許社會有最大空間放寬社交距離及與國際接軌。而這一切,都仰賴於對現行寬嚴相濟的措施進行全面排查,補齊短板,以免讓「木桶效應」中的短板妨礙了更大的自由。

相關報道

元朗黑醫濫發免針紙 梁漢輝籲政府抽查曾發豁免書醫生

24間酒吧及餐飲處所違防疫規例 負責人被檢控

陳國基:「逆向隔離」暫未有落實時間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熱點追蹤|逆向通關要「向前進」 更要「向後看」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