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經營企業的同時,稻盛和夫將自己的對人生和對企業經營的感悟、理念、想法和哲學寫成了幾十本著作。以下,我們節選部分稻盛和夫的哲學,和所有不辭辛勞的社會人共勉:
- 人這輩子千萬不能馬虎兩件事……
人這輩子千萬不要馬虎兩件事,一是找對愛人,二是找對事業,因為太陽升起時要投身事業,太陽落山是要與愛人相擁的。
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尋找兩個東西,一是價值感,一是歸屬感,價值感來自於被肯定,歸屬感來自於被愛。
- 六項精進
1. 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
2. 要謙虛,不要驕傲
3. 要每天反省
4. 活着,就要感謝
5. 積善行,思利他
6. 不要有感性的煩惱
- 要學會「利他」
稻盛和夫曾說:「所有的成功都是利他之心的福報!」在日本航空破產等待重建時,當時大部分的社會輿論都非常地悲觀,甚至認為二次破產是無可避免的,此時正值稻盛和夫已退出經營管理很多年,本來他不用管這個「爛攤子」,但是他基於 3 個「為了」最終還是出手了:首先為了日本經濟的重建,其次為了員工不至於失業,再者為了國民的便利。
果然,在稻盛和夫的管理帶領下,僅僅用了 1 年多的時間就轉虧為盈。他始終認為,想要改變命運,不要只想着自己的利益,心裏還要能裝得下其他人的利益、抱有利他之心,退一步來說,即使做不到利他,也不能讓他人的利益受損。
- 要學會「感恩」
面對挫折,稻盛和夫認為:「人生中的困難和挫折,正是我人生的起點,或許也是我最大的幸運,如果不經歷挫折,可能我的人生就不同了,「當你能感恩挫折、直面對手時,才會取得好成績。」
最後,稻盛和夫以自身經歷提醒年輕人,從現在開始,不要再抱怨了,一味地抱怨改變不了現狀,不如換個心態去看問題,「看到事情積極的一面,並從行動上去落實,讓自己成長起來,這樣人生的境遇自然就會大不同。」
- 讓自己喜歡上工作
一個人能夠碰上自己喜歡的工作的幾率,恐怕不足「千分之一」、「萬分之一 」。而且,即使進了自己所期望的公司,要能從事自己所期望的工作,這樣幸運的機會幾乎沒有。要想擁有一個充實的人生,你只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另一種則是「讓自己喜歡上工作」。
- 「喜歡」和「投入」是因果迴圈關係
有的人對自己的工作怎麼也喜歡不起來,該怎麼辦呢?「喜歡」和「投入」是硬幣的正反兩面,兩者之間是因果迴圈關係。不管什麼工作,只要拼命投入就會產生成果,從中產生快樂和興趣。一旦有了興趣,就會來幹勁,又會產生好的結果。在這種良性迴圈過程中,不知不覺你就喜歡上了自己的工作。人就是這樣,對於自己喜歡的事情,再辛苦也無怨言,也能忍受。而只要忍受艱苦、不懈努力,任何事情就都能成功。喜歡自己的工作——僅僅這一條就能決定人的一生,我想這麼說一點也不過分。
- 努力去喜歡在命運中自己碰巧遇上的工作
去尋找所謂「喜歡的工作」往往很難。而且,究竟什麼工作值得喜歡,對於二十幾歲,價值觀尚未定型的年輕人來說,並不能正確判斷。而且年輕人對工作容易喜新厭舊。自以為馬上就能判斷,是幼稚可笑的,努力去喜歡在命運中自己碰巧遇上的工作,竭盡全力把工作做好,這才是人生正確的答案。
- 工作能夠磨礪心性
只有通過長時間不懈的工作,磨礪了心性,才會具備厚重的人格,在生活中沉穩而不搖擺。希望大家秉持一顆純樸的心,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有時大家或許會感到疑惑:「工作到底是為了什麼?」每當此時,希望記住這句話:工作能夠磨礪心性,工作是人生最尊貴、最重要、最有價值的行為。不必脫離世俗,工作現場就是最好的磨練靈魂的地方,工作本身就是最好的修行,每天認真工作就能塑造高尚的人格,就能獲得幸福的人生。
- 勞動的意義不僅在於追求業績,更在於完善人的內心
工作就是提升心志、磨煉人格的「修行」。勞動的意義不僅在於追求業績,更在於完善人的內心。工作最重要的目的在於通過工作來磨煉自己的心志、提升自己的人格。就是說,全身心投入當前自己該做的事情中去,聚精會神,精益求精。這樣做就是在耕耘自己的心田,可以造就自己深沉厚重的人格。
- 努力已達極限時 就會出現轉機
「我拼命做眼前的工作,認真解決眼前的問題,但總見不到成果,見不到進展。」年輕朋友中有許多人可能這麼想。但是我勸你們更加努力,「努力已達極限,比這更大的努力絕對不可能了」,如果努力達到這種程度,你或者會獲得靈感,就像神給你的禮物一樣,或者就會出現承認你的努力、向你伸出援手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