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放寬隔離措施 打擊炒賣風氣須及時跟上

放寬隔離措施能否收效取決於打擊炒賣及優化隔離設施供應情況。(網上圖片)

文/馮沛賢

新冠疫情已纏繞香港逾30個月,其不但導致香港與內地持續未能通關,令需要往返兩地人士大受影響,內地亦因疫情考慮而出現國際航班大幅削減,不少在外國的華人需選擇經香港回國,令香港在疫情期間扮演相當重要的窗口角色。此情況導致在深圳作為健康驛站的隔離酒店房間一房難求,並衍生「黃牛」炒賣房價問題,有人竟從事替用家「代搶」隔離酒店名額的「生意」,從中收取數以千元費用圖利,不僅增加入境內地人士的檢疫支出,而且對經濟能力有限者產生沉重負擔。

隨着隔離檢疫措施遲遲未撤,令凡經香港前往內地的人士均需預約好內地隔離酒店以符合入境要求。及至上月底,廣東省更新了入境隔離措施為七天集中隔離加三天的居家監測,此舉無疑對港人到內地在防疫情況下提供便利和幫助,並可預期會提高港人釋放前往內地的需求。當經此進入內地渠道有源源不絕的人流,隔離酒店便可能被「商家」看中,進一步利用這「商機」圖利。因此,嚴防新冠病毒輸入不僅需要具備謹慎的防疫控疫態度,亦亟需解決衝着防疫控疫工作而來的炒賣風氣。

嚴格執行隔離措施無疑是堅決維持「動態清零」的重要體現,惟「商家」「代搶」酒店配額並向為隔離檢疫者謀取金錢,則是藉着防疫抗疫進行「黃牛」炒賣行為,更為往返內地和香港人士增添不必要的煩惱和負擔。而且,問題至今已非新鮮事,特區政府或許考慮與內地積極溝通和商討,如何有效打擊藉着「代搶」隔離酒店向入境内地人士牟取暴利的行為。只有嚴厲打擊那些企圖「發疫情財」的群組,才有望讓入境內地的人士免受被不合理斂財之苦,讓他們能盡早回鄉探親,以及盡力維持原有的工作和上學等正常生活節奏。

至於有關隔離措施的放寬,相信或多或少會鼓勵更多人選擇在短期內前往內地,直接導致隔離檢疫設施的需求更為殷切。故此,單單打擊炒賣行為並不足以將問題解決。事實上,隔離措施的供應多寡亦是預訂系統出現爆滿的問題癥結。既然隔離措施已漸漸鬆綁,硬件亦應作相應配合,讓新政策的執行能暢通無阻。因此,有關方面應研究盡快新增健康驛站名額的可行性,透過增加酒店房間供應,加大隔離設施的容量,港人及經香港返回內地的人士才可真正受惠。

此外,近日亦有政黨提到,善用本港現有設施進行原地隔離,讓有需要人士在本地進行7天隔離後,以閉環形式直接前往內地入境。這種稱為「在港驛站」的模式,亦可優先讓香港市民登記使用,同時做到將「本地客」和「外地回國客」分流的作用,照顧不同人士的需要。希望特區政府管治團隊能盡早與內地商討有效對策,讓疫情形成香港與內地之間的隔膜盡早消減。

(作者為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成員、「治港新政」成員、屯門區撲滅罪行委員會委員)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來論|放寬隔離措施 打擊炒賣風氣須及時跟上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