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大公報專訪 李家超:解決房屋問題「難,也要做!」

 

李家超表示,要加快公屋上樓時間,需簡化法律程序和行政程序,從而達致提速、提效、提量。

房屋是困擾多屆特區政府的老大難問題,候任行政長官李家超早在競選政綱中已制定多項相關措施,要求「提速、提效、提量」解決房屋問題,包括成立兩個由司長級領導的房屋及造地小組:「公營房屋項目行動工作組」及「土地房屋供應統籌組」。其中「公營房屋項目行動工作組」必須要在上任百日內,提交初步加快興建公營房屋的工作建議。

民間智庫一直建議善用棕地造地,2019年年底,政府公布首個棕地數據,辨認出1579公頃棕地,規劃署從中物色了47公頃棕地選址研究作公營房屋發展,並於2020年至2021年分階段公布選址位置。有民間智庫認為,尚有1500公頃棕地未被政府研究。李家超日前接受《大公報》專訪時表示:「棕地肯定是我有決心處理的事情,將棕地規劃作為新的發展區。現時很多棕地是在實際運作中涉及搬遷問題,或者建設新設施讓有些行業搬進去。」

加快公屋編配及建屋效率

李家超透露,房屋及造地小組將盡快共同處理棕地發展。他說:「特別是土地房屋供應統籌組,看看有什麼措施在處理棕地上可達至短期內效益,當然要衡量哪些棕地優先處理,盡快釋放土地價值,這個優次問題亦是統籌小組所要處理的。」

房屋土地和青年向上流動都是李家超十分關注的問題。他曾探訪居住舊式樓宇的基層家庭,了解相關情況。(資料圖片)

李家超強調房屋政策有兩大重點,第一是數量,第二是速度。他說,數量上每屆政府都是盡力去做的,現在房屋政策有兩大引擎,一個是北部都會區發展計劃,另一個是明日大嶼計劃,他相信這兩大發展計劃,能克服房屋數目不足的難題。另一方面則是他提到的多元化發展,釋放各類土地,包括私人土地、農地及綠化地帶等等。

對於如何提升速度、加快公屋編配及建屋效率等,李家超說,歷屆政府都作出了努力,但問題仍有待解決,「我們要勇於面對,難,也要做!」他堅定地表示,成立「公營房屋項目行動工作組」,就是希望提早供應公營房屋,提早上樓。他強調要提前編配,增加數量,簡化程序,節省時間。

簡化法律及行政程序提速

李家超說要簡化程序有兩種,一種是法律程序,必須要通過立法壓縮;另一種是行政程序,他成立的「土地房屋供應統籌組」,就是把統籌工作的程序壓縮,把時間重疊的一起做,每一個環節細心去檢視,「我覺得壓縮程序的空間大,從而促進提速、提效、提量。」

李家超一再強調,要急市民之所急:「令需要房屋的人,能提早一個月就一個月,提早三日就三日,對市民來講是很重要的,政府要有投入感,為市民着想,將心比心。」

全力創造青年向上流動機會

另外,青年上游亦是李家超施政方案的重中之重。新一屆政府重組架構後,新設立的民政及青年事務局會制定青年發展政策、青年發展藍圖,創造青年向上流動機會,協助青年就業、創業和發展。李家超表示,在制定相關政策時,會諮詢不同界別及進行討論,希望有系統、有整體計劃地幫助青年實現夢想。

李家超說,青年發展政策要有系統地劃分宏觀性及微觀性。宏觀策劃上,首先要協助青年確定生涯規劃,需優化及強化傳統教育,為青年締造機會。至於非傳統路徑例如職業訓練,包括烹飪、機械維修、飛機維修、鐵路技術等,可讓青年各施所長。李家超說:「大家都年輕過,實現自己夢想才是重要,這亦是多元社會的表現,所以我強調多元。」

優化及強化傳統教育

要令青年學以致用,必需在需求及供應上做到對接,李家超指出,無論傳統教育或職業訓練,在設計課程上都要對接社會需求,當年輕人完成職訓或學業,即可投入社會找到銜接崗位,貢獻社會。

李家超指出,無論傳統教育或職業訓練,在設計課程上都要對接社會需求。(點新聞資料圖)

至於在學制及產業上怎樣配合培訓、教育,李家超認為尤為重要,「剛才我談及科技,加強STEM教育,加上政府要建立香港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所以由STEM變做STEAM,這些都是學以致用,學而適用於社會」。李家超說,新成立的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在整個教育及培訓理念上,都是用心地幫助青年向上流。

學制及職訓對接社會所需後,政府會協助青年擴闊視野,提供實習機會,無論本地、內地、國際的實習機會都可擴闊他們的視野。另外,李家超表示,前人可將成功經驗分享,導引青年在他們的生涯規劃上做得更好,並提供不同措施協助強化個人技能,增加自信心以及語言能力、領導才能等等,協助青年在不同領域多元發展。

科研配合灣區產業化 機遇無限

而要將香港打造成國際創科中心,李家超相信這是最需要吸引人才的行業。他說,政府已有清晰定位,在資源、政策、社會等各方面投入力量。香港有很多配合吸引人才的理想生活配套,包括香港是一個多元社會,充滿活力,自由開放的文化匯聚等等。他上任後,政府會加強宣傳,將香港的發展優勢展示給全世界。

李家超與市民互動。(點新聞資料圖)

「創科是香港的未來,否則沒有競爭力,香港最吸引的是無限發展空間,創科的無限發展空間。」李家超指出,香港的基礎研究非常好,世界100強大學中,香港佔了五間,而過去香港的科研成果轉化,已經令科創公司發展為成功的獨角獸。

「這些成績大家有目共睹,再者,我們利用大灣區市場、製造業,做一個完善的產業鏈,全世界都沒有我們這些優勢。香港科研,加上大灣區,我們有完整的科研產業鏈」。李家超很有信心地說,香港科研配合大灣區產業化,面向世界,優勢互補,強強聯手,其經濟效益及機遇是難以想像的。

花絮:研習氣功25年 保持身心健康

李家超競選期間一日開十次記者會,馬不停蹄會見不同界別人士聽取意見,並落區聆聽市民聲音,近日又日以繼夜地在短時間內籌組班子,精神和體能消耗可想而知。但李家超仍然從容自若,每天都精力充沛。

專訪期間,大公報記者問他保持旺盛精力的秘訣,他笑說「沒有秘訣」,只要保持良好心態配合適當運動就沒有問題。不過,喜歡運動的他坦言,近日只能盡量擠出一點時間鍛煉身體,放鬆一下。他透露,因研習氣功超過25年,內氣自然運行,對保持身心健康很有幫助。

(來源:大公報 記者:李雅雯(文)、蔡文豪(圖))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接受大公報專訪 李家超:解決房屋問題「難,也要做!」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