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前有團體調查指出,本港有逾800個公屋單位處於空置狀態,當中近一半空置一年或以上。房屋署發言人今日(30日)回應指,公屋的空置單位數目會因應不同情況而每日浮動。公共屋邨不時會有住宅單位收回,由收回至成功編配期間,單位可因不同原因出現短暫空置情況,如正進行翻新工程或整修等。發言人強調,房委會會堅守善用公屋資源的原則,盡快把可供出租的單位編配予各類公屋申請者。
對於較為不受申請人歡迎而空置時間較長的單位,房屋署會透過「特快公屋編配計劃」,邀請輪候公屋一年或以上的合資格公屋申請者參加,然後按其優先次序自行揀選單位。
此外,個別早期落成的屋邨住宅大廈會有一些零散狹小的空間,一般用作公共屋邨的儲物室或「空格位」。房屋署近年透過加強天然照明及通風,已成功物色適合的儲物室/「空格位」改建為約130個公屋單位,其中約110個單位的改建工程已經完成,而餘下約20個單位預計可於今年第二季完成。
更多閱讀: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