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講真D | 政府架構重組 關鍵在執行力

文/黎岩

行政長官候選人李家超正在草擬政綱,預料將會提出政府架構重組,或會沿用現屆政府的建議,增設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分拆運輸及房屋局、改組食物及衞生局、重組民政事務局等,令政策局由現時的十三個增至十五個;昨日有媒體報道,李家超亦考慮,增設政務司副司長和財政司副司長兩個副司長職位,職級在局長之上,希望藉此加強不同政策局的統籌工作。同時,李家超日前亦表示,希望現屆政府在換屆前完成政府架構重組,相信會對新政府籌組管治班子幫助很大。

其實,政府架構的改組重組,關鍵不在於增設分拆政策局與職位,而在於如何落實中央領導一再期望的特區管治者如何切實有效地負起主體責任,如何有效高效展現管治執行力。李家超日前強調未來施政將以結果為目標,顯然是在呼應中央對特區管治架構的期望,期望未來的施政能夠真正展現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的成效實效。至於增設副司長議題,其實民建聯去年9月23日公布「優化政府架構及主要官員問責制」建議,當中就已經包括建議增設副政務司司長,負責加強協助處理跨局政策範疇。

政府管治成效的關鍵在於因事設人而不在於因人設事。在特區政府的管治架構中,政務司司長無疑是一個舉足輕重的角色,月薪半百萬的司長,理應能夠通攬全局,運籌協調,從某種程度上講完全可以代行行政長官的管治職能,至少能夠全面推動貫徹落實中央到特首的施政理念與施政目標。倘若政務司司長的工作僅僅是每日撰寫網誌,解說推廣政策,角色低至一個新聞專員,這樣的司長職級便屬於可有可無。倘若如此,再增設一個甚至兩個副司長又有什麼必要呢?所以,關鍵並不在於設立什麼職級,而在於選賢舉能,履職擔當,在於破解市民所關心關注的發展與民生困局。

香港現有約18萬公務員,相較於其他地區,特別是與總人口500多萬的新加坡,約有63000公務員相比,香港政府顯然是世界其中一個公務員人數比例偏多、薪酬偏高的管治實體。然而奇怪的是,關於「香港缺少管治人才」的討論卻從未平息。其中,按部就班「打好呢份工」的懶政心態更被廣為詬病。至於能夠引致萬人爭搶一職,或許是因為這是不用當拼命三郎的鐵飯碗。若然已經成為懶政的鐵飯碗,和尚撞鐘,缺少管治人才自然而然便成為政治因果關係的社會現實。前行政會議成員胡紅玉就認為,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要認清培養公務人員時,究竟僅是以行政效率為目標,還是以公僕問責性主導的社會責任感和政治抱負為目標。「公務人員的系統,跟規定條律做事,跟規程做事,而不是跟從有價值觀的目標出發,這和一個管治人才應有的思維有很大出入。」倘若缺乏管治能力與執行魄力,效率又從何談起呢?

現行的政府管治職能政出多門,從今次的抗疫防疫統籌統領工作就可窺見一斑。每個部門都主事,每個部門都不管事,其結果是政府運作應對危機時,因為一項政策條款的理解便可陷於機械式癱瘓。至於是否為人浮於事,拈輕怕重,避事卸責,不思進取,消極無為,那只能是見仁見智了。

全國政協副主席夏寶龍去年七月講話曾經對參與特區管治的愛國者明確提出了「五個善於」的政治標準。管治者「不僅要愛國愛港,還要德才兼備、有管治才幹。也就是說,他們不僅要想幹事,還要會幹事、能幹事、幹成事。」夏寶龍在今年三月初接見港區全國政協委員並發表講話時,更強調愛國者要做到「五有」,要有格局、有情懷、有擔當、有本領、有作為。這其中的關鍵在於履職擔當有作為,會幹事能幹事幹成事。

總而言之,檢討政府的管職架構固然重要,而更為重要的是檢討改革管職架構中的人事制度,確定用人的取捨標準用人的施政思路。制度程序雖然重要必須遵守,但如何突破制度的慣性,讓制度為市民服務,讓制度符合社會發展需要,讓制度能夠成為發展助力而不是阻力,這都應該是新屆政府需要思考的施政方向。其中,擯棄官場慣有的政治酬酢用人,應該成為新屆政府須把握的原則。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講真D | 政府架構重組 關鍵在執行力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