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向新一代樂迷介紹Kpop的起源及歷史,韓國SM娛樂公司近日宣布與YouTube合作,推出「Remastering Project」,重新製作多首上世紀九十年代至2000年代的音樂影片(MV),包括提高解像度至高清版本,及邀請新人團體翻拍名曲MV。「元祖偶像」H.O.T的《戰士的後裔》、被譽為「永遠的妖精」女團S.E.S的《Dreams Come True》、初代女歌手BoA《ID: Peace B》、「最長壽偶像團」神話的《Only One》等多個MV會於每周四在SMTOWN的官方YouTube平台發布,與全球粉絲見面。事實上,MV伴隨韓流全球化經歷了多個階段的發展,Kpop的成功亦離不開MV最大化地展示韓星魅力。
九十年代中 樣貌為主
韓國流行音樂的MV自九十年代開始,隨着偶像團體的更新迭代,拍攝風格與類型一直在變化。於九十年代中期出道的第一代偶像團體H.O.T及S.E.S,以輕快的曲風及充滿活力的舞步,在韓國娛樂圈取得空前成功,當時的MV以展現藝人樣貌為中心,因此多用華麗的旋轉運鏡,展示歌手唱歌及跳舞的樣子。另外,影片中途會穿插一些成員們的形象照,稍加留意就會發現每個MV都必定會有超「大頭」的歌手特寫鏡頭,並常用圓形補光燈將光線打在特寫藝人的臉上,增加面部立體感。
九十年代末 韓劇模式
但當以上製作形式在市面愈發氾濫後,有導演為尋找新出路,開創出破格性的戲劇化MV,在短短一支歌曲的MV中,呈現一套短小而肉緊的韓劇,歌手曹誠模於1998年的出道作品《To Heaven》就是韓國首個故事型MV。執導該MV的導演金成勳考慮到曹誠模作為一名新人,不如嘗試以短故事方式製作,希望以此打開知名度。儘管韓國當時適逢金融危機,金成勳卻花1億韓圜(近66萬港元),找來當時已是韓流紅星的李炳憲與金荷娜拍攝《To Heaven》 MV,劇情講述李炳憲戀上金荷娜,最終卻因追尋殺父仇人而犧牲了金荷娜的性命。這個在當時看來十分新鮮的MV形式在一夜之間成為佳話,帶動劇情MV在九十年代末至2000年代中後期成為主流。
2000年代末 展現齊舞
直至2000年代後期,正式將韓流推上巔峰的二代偶像團體東方神起、Super Junior及Infinite等興起刀群舞,即團體在群舞表演時,舞蹈動作像軍刀般整齊,讓觀眾睇得十分過癮,因此出現了注重刀群舞的MV形式,並一直沿用至今。現時,刀群舞表表者當屬男團Seventeen,其MV重點不止是單純的刀群舞,還展示極其複雜、多層次的隊形,13名成員真正做到合為一體。
2010起 融入時事
踏入2010年,MV形式、場景、寓意愈加豐富,除韓國人最擅長的愛情小劇場外,亦開始嘗試將政治時事及社會議題放入MV,以喚起觀眾的思考。例如大勢男團NCT 127的《Cherry Bomb》以二戰為主題,詮釋核導彈、戰爭給人們帶來的影響及大眾對和平的嚮往。另有「恐怖套路女王」之稱的女團Red Velvet,幾乎每首歌都「藏猛料」,其中,MV《7月7日》及《Umpah Umpah》都意指2014年「世越號」沉船事件。
現今潮流 長篇系列
在延續表達社會問題的MV同時,如今更流行系列式MV,即以一個主題或故事貫穿多首歌曲的MV,有如電視劇或電影的系列續集,讓觀眾窮追不捨。特徵是有同一個物件、擺設或布景等,不斷出現在系列MV中,提示觀眾聯想前後情節。搖滾女團Dreamcatcher的噩夢四部曲就用7人合照、有畫的走廊及動物標本等串聯講述捕夢網主題的故事。她們另一反烏托邦三部曲《Scream》、《BOCA》、《Odd Eye》MV就分別以耳朵、嘴巴、眼睛三個感官來表達由最初聽到網絡欺凌的聲音,到想用嘴巴去解釋辯駁,最後只能眼白白看着無補於事,驚醒杜絕網絡欺凌。
CG合成 遙距合體
除內容與形式的變化外,現時MV拍攝亦大玩新科技,打破地域限制。以去年6月男團EXO發表的MV《Don't fight the feeling》為例,因中國籍成員LAY(張藝興)在疫情期間逗留內地,無法返回韓國跟大隊拍攝MV,SM娛樂公司史無前例地使用CG合成,令LAY在MV中與其他成員久違地「合體」,讓粉絲們大感驚喜!配合主題、身穿與其他成員同一系列服裝的LAY,在內地錄製歌曲音頻,並拍攝獨舞及群舞影片,經後期合成毫無違和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