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港每年人均電商消費1.5萬港幣 高居亞太第二

香港特區政府投資推廣署消費產品行業主管梁耀雲今日(7日)在京港洽談會上披露,本港電商快速增長,15歲-65歲的消費者平均每年電商消費1.5萬港幣,這一數值高居亞太區第二位;本港消費者每次平均購物金額480港幣,耐用性和可循環的時尚品牌越來越受青睞。梁耀雲預測,到2025年香港電商市場有望增長至910億港幣。

北京市商務局與香港貿發局簽署2022年度京港合作備忘錄。(點新聞記者張帥攝)

每次購物金額480港幣 電商佔8%零售額

據梁耀雲介紹,電商佔到香港零售業總銷貨額的8%。2020年香港電商市場交易額為495億港幣,增長速度為8年來最快。在香港,15歲-65歲的消費者平均每年電商消費15004港幣,高居亞太區第二位,可以說,「香港人口整體不多,但是消費力非常強」。而在使用習慣上,香港互聯網用戶持有智能手機的比率為97%,持有桌面或筆記本電腦的比率為73%,持有平板電腦的比率為51%。

相比而言,目前香港人均電商消費要高出內地不少。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20年內地網上零售額117601億元人民幣,人均消費約8400元人民幣(折合約10290港幣)。而若按其中97590億元人民幣的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計算,內地人均消費則只有約6970元人民幣(折合約8540港幣)。

港電商最快2026年達千億港幣

梁耀雲指出,因為香港目前每單只有達到300港幣以上才會免郵,由此港人每次購物金額普遍較高,達到480港幣。耐用性、可循環以及可持續的時尚品牌正越來越受青睞,而滿足消費者網購需求,除了本港電商平台外,投資推廣署也歡迎淘寶、京東、亞馬遜等跨境電商在港發展壯大。

在2020年,香港電商全年銷售490億港幣。梁耀雲指出,2021年底,香港電商市場預計將錄得580億港幣,今後幾年每年將增加約80-90億港元,到2025年,有望增長至910億港幣。照此發展趨勢,到2026年,香港電商市場將有望首次實現千億規模。

香港吸收京企最多境外投資

「香港是進出口貿易、批發及零售業發展的理想據點。」梁耀雲在京港洽談會上推介稱。點新聞記者從北京市商務局獲悉,香港是北京企業在境外投資最多的目的地,截至今年10月,北京市企業對香港累計直接投資金額393.27億美元,佔全市的46.2%。今年1-10月,北京市企業對香港新增直接投資26.76億美元,佔全市的48.44%,同比增長1.13倍。北京市商務局表示,今年1-10月,北京與香港貨物進出口612.0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1.61%,香港是北京最重要的貿易夥伴。

【新聞多一點】香港電商消費特點梳理

◎ 人均電商消費1.5萬港幣,消費能力強

◎ 電商佔到8%香港零售業總銷貨額,潛力大

◎ 預計每年約將增加80-90億港元,增長較快

◎ 目前較多選擇HKTVmall本港網購平台

(點新聞記者張帥北京報道)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港每年人均電商消費1.5萬港幣 高居亞太第二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