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日新學年至今,發生多宗學童墮樓事件,導致4死1危殆。教育局今日(27日)向香港各學校的校長發信,指教育局對事件表示難過,局方希望與學校攜手加強預防工作,竭力防止學童自殺事件再次發生。教育局建議教師、學生、家長從不同渠道,識別和支援受情緒困擾的學生。
教育局希望學校進一步加強學生精神健康的工作,除了透過早會、週會、班主任課等渠道,推廣正面訊息,學校應舉辦合適的精神健康活動,鼓勵學生以積極的態度應對壓力和面對困難,以及主動求助。教育局將按需要再舉辦更多家長工作坊,加強他們對精神健康的關注和認識,提升他們識別和支援有精神健康困擾子女的能力。
教育局提及,教師是識別和幫助高危學生的關鍵人物,希望校方能夠提升教師識別學生的自殺警告訊號的警覺性,讓教師團隊有效地築起安全網,做好學生「守門人」的角色。教育局再次提醒學校,安排校本教育心理學家為全體教師作專業分享,以便他們掌握有關知識和技巧,幫助有需要的學生。此外,學校亦應提醒學生,若發現朋輩出現情緒困擾及自殺警號時,應立即向老師或學校社工求助。
教育局又指,已於「校園‧好精神」網站新增以「識別求助訊號 成為生命守門人」及「提升學生抗逆力」為題的專頁,整合相關資源,當中包括為教師而設的《識別、支援及轉介有自殺行為的學生 - 學校資源手冊》、由教育局教育心理學家主講的「及早識別自殺行為」短片、為家長而設的「守護子女精神健康小錦囊」、為學生而設的「守望‧相助小貼士」、及協助學校推行普及性精神健康活動的短片等,學校可善用有關的資源和策略,透過合適的渠道向教師、家長及學生傳遞「正面思維」及「守門人」等訊息,守護學生,讓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