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熱點追蹤|(多圖)港隊東奧奪牌創紀錄 運動員故事話你知

文/垚森

東京奧運昨晚(8日)落下帷幕,不少市民仍沉浸在中國香港隊奪取了1金2銀3銅歷史最好成績的喜悅中。回望香港參與奧運會的歷史,在回歸前,僅有李麗珊一名運動員,在1996年美國亞特蘭大奧運會的女子滑浪風帆項目中,為港摘得一枚金牌,此外再無獎牌進賬。而在回歸後,中國香港隊的表現可說穩步提升。高禮澤、李靜在2004雅典奧運男子乒乓球雙打奪銀,李慧詩在2012倫敦奧運女子單車凱林賽奪銅。再之後,便是本屆奧運6枚獎牌的「大豐收」。

張家朗:男子個人花劍金牌

24歲的張家朗在本屆奧運男子個人花劍決賽中,擊敗上屆里約奧運男子個人賽冠軍意大利選手加路素,成功奪得香港歷史上第二面奧運金牌以及第四面獎牌。

張家朗奪金後,在頒獎儀式上端詳金牌。(法新社圖片)

張家朗出身於籃球世家,父親張子倫及母親陳雪玲曾經是籃球運動員。張家朗自小已是籃球場常客,學籃球比劍擊還要早。張家朗中四那年毅然決定退學,轉為全職運動員。

張家朗奪冠後受訪時透露,近日收到恩師汪昌永的祝賀訊息。汪教練來自南京,自千禧年起執教香港男花隊近二十年,期間重點提拔張家朗,把愛將從不服輸、嚴於律己的性格應用在劍擊上,可謂功不可沒。張家朗分享恩師的話:「他說,我已為多代香港劍手一圓奧運金牌夢,叮囑我要繼續向前。這番話由他說出,讓我特別感動。」

張家朗8月2日已離開東京前往深圳,9月將出戰國家全運會,矢志再奪金。

何詩蓓:女子200米自由泳銀牌、女子100米自由泳銀牌

23歲的何詩蓓在本屆奧運200米自由泳決賽以破亞洲紀錄的時間奪得銀牌,成為香港史上首位取得奧運游泳項目獎牌的運動員。後於100米自由泳決賽同以破亞洲紀錄的時間奪得銀牌,成為史上首位奪得兩面奧運獎牌的香港運動員。

何詩蓓在女子100米自由泳準決賽。(法新社圖片)

何詩蓓的父親何熹達(Darach Haughey)是愛爾蘭人,母親梁慧鳳則是香港人。何詩蓓一直就讀本地中小學,所以能讀寫中文,也能講流利的粵語和普通話。

由於家中有游泳池,何詩蓓在6個月大時就開始在池中熟習水性,到4歲時就開始到南華體育會參加游泳班,6歲開始接受泳隊訓練。

2013年,何詩蓓東亞運動會共拿得2銀5銅,並在2015年世錦賽200米混合泳項目中取得奧運A標,成為首個直接取得奧運資格的港隊泳手。2019年世錦賽,何詩蓓在200米自由泳得第四,再刷新香港泳手的最好成績。

香港市民在商場手持國旗與區旗,為何詩蓓加油。(法新社圖片)

李皓晴、杜凱琹、蘇慧音:女子團體乒乓球銅牌

現年分別28歲、24歲、23歲的李皓晴、杜凱琹、蘇慧音在本屆奧運獲得女子團體乒乓球銅牌。

杜凱琹(左)、蘇慧音(中)、李皓晴(右)奪牌後慶祝。(路透社圖片)

李皓晴唸書時,每日下午3點放學,4點前趕去練球,至晚上近8時才離開,夜晚9時回到家才開始做功課。15歲時,在拔萃女書院就讀的李皓晴毅然放棄學業,轉為職業運動員。

杜凱琹2010年開始代表香港參加國際青少年賽事,多次在亞洲青少年乒乓球錦標賽及世界青少年乒乓球錦標賽獲得獎牌。2020年9月,杜凱琹當選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委員。杜凯琹接受港媒專訪時表示,希望透過全國青聯委員的身份,用運動的正能量來感染更多年輕人,令他們重回正軌。

蘇慧音的父親蘇俊華是前香港乒乓球運動員。蘇慧音曾獲2018年世界乒乓球團體錦標賽女子團體銅牌。她也參加了2018年雅加達亞運,在女子團體項目上獲得銅牌。

值得一提的是,國家隊在此次女子團體乒乓球項目摘金。頒獎儀式上同時升起國旗與區旗,奏響《義勇軍進行曲》。頒獎儀式後,國家隊與港隊教練及代表合影,在社交媒體「刷屏」,「旗頭並進」一時間傳為佳話。

乒乓球國家隊與港隊合影。(劉國樑社交媒體圖片)
劉國樑與港隊教練碰拳致意。(中新社圖片)

劉慕裳:女子空手道個人形銅牌

29歲的劉慕裳在本屆奧運空手道女子個人形項目取得銅牌。劉慕裳年幼時在哥哥劉知名的熏陶下學習空手道。她在11歲開始正式練習空手道,一開始練習「對打」,亦參加過比賽,不過因為曾經令臉部受傷,她不想媽媽擔心就改練「形」(套拳)。劉慕裳在16歲開始代表香港參加國際比賽。2015年起,她成為全職空手道運動員,並於2018年世錦賽勇奪銅牌。

劉慕裳出任本屆奧運閉幕禮港隊持旗手。由於2024巴黎奧運沒有空手道項目,劉慕裳受訪時笑說她把獎牌放在枕頭邊睡覺:「很開心、很榮幸,這可能是我人生唯一一屆奧運,拿獎牌、出席閉幕禮及擔任持旗手,實在太幸運了。」

閉幕式上,劉慕裳手持區旗入場。(新華社圖片)

李慧詩:女子單車爭先賽銅牌

34歲的李慧詩在本屆奧運女子單車爭先賽中贏得銅牌,成為首位分別在兩屆奧運會獲得獎牌的香港運動員。

李慧詩奪得銅牌。(法新社圖片)

李慧詩的奮鬥精神一直被港人視為榜樣。她自幼患有貧血,在每次進行高強度訓練或比賽後,需要比其他人長的體力恢復時間,但她並未視之為阻礙。2006年,她在一次訓練中意外翻車導致手腕骨裂,曾三度手術失敗。其教練沈金康曾勸她退役,但被她拒絕,在養傷期間仍堅持訓練。其努力令她在2010年亞洲運動會中500米計時賽上打破亞洲紀錄,贏得首面亞運金牌。

李慧詩的教練沈金康是上海人,現任香港單車代表隊總教練。1970年代,沈金康是國家隊公路單車的超級高手,贏盡內地大賽。本來運動員生涯如日中天,卻在一次練習遇上意外,左腳被貨車輾過,雖然保住性命,但失去左小腿,亦被迫提早完結運動員生涯。

截肢後的沈金康透過高考入讀上海體育學院,並擔任上海單車隊主教練。1985年,他擔任國家單車隊主教練。1994年,沈金康接受挑戰,來港協助香港隊。當年單車隊無資源、無場地、無裝備、無經費,運動員都是業餘身份參與。本來沈金康可以在完成半年借用合約後返滬,但不服輸的他迎難而上,招收隊員,結果招了第一個也是當時唯一一個全職運動員──黃金寶。為了讓家境清貧的黃金寶專心訓練,沈金康把自己的工資分給他一半。沈金康用半年時間把黃金寶訓練成才,在廣島亞運會公路賽獲得第四名。

2004年時的黃金寶與教練沈金康。(點新聞資料圖)

香港隊資源有限,未有單車館時,香港連一個合規格的單車場地也沒有,在公路訓練則非常危險。沈金康利用自己的資源及人脈,協助單車隊北上內地集訓。再利用本身知識,引入不同專業人士及科技協助單車隊成長,被港媒評價為是單車隊長期有好成績的原因。

沈金康5度獲選香港全年最佳教練,另外先後獲得香港政府頒發行政長官社區服務獎狀、榮譽勳章及銅紫荊星章。沈金康27年付出,成就了一個又一個傳奇。李慧詩此次在爭先賽勇奪銅牌,為香港單車隊以及沈金康精彩的教練生涯,譜上更美妙一章,也見證香港體育界在祖國力量的支持下,一步步勇攀高峰。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熱點追蹤|(多圖)港隊東奧奪牌創紀錄 運動員故事話你知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