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廣東加工組裝企業立訊精密等遭到了美國337調查(所依據為《1930年關稅法》第337節的規定,該類調查稱為「337調查」),被指控在美出口、進口或銷售的特定電氣連接器和保持架及組件和下游產品侵犯其專利。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黃利斌今日(26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工信部作為產業主管部門對此高度關注,積極支持電子元器件和精密加工企業高質量發展,堅決保護知識產權,同時反對美國濫用權利,打壓正常商業競爭的霸凌行為。下一步,工信部將會同有關部門指導相關企業加強應對,維護好企業的合法權益。
1月24日,立訊精密針對「337調查」發布了公告,重申本次337調查對公司目前的生產、經營不會造成實質性影響。此前立訊精密表示,經過公司內部核查,公司目前共5個美國專利涉及本次「337調查」,分別涉及導電塑膠技術與端子橫排註塑成型技術,均由公司自主研發設計並應用於高速外部IO連接器產品中。公司將持續跟進上述事項的進展情況,積極與相關方溝通協商,同時做好應對方案,堅決維護公司及全體股東的合法權益,並根據有關規定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全球面臨「芯片荒」
對於目前內地芯片產能持續緊缺的情況,黃利斌今日解釋,隨着社會智能化程度的不斷提升,集成電路作為智能設備最關鍵的組成部分,其需求持續旺盛,特別是疫情帶動了線上交流需求,對數據中心服務器和智能終端芯片的需求快速上升,全球主要集成電路製造生產線均出現產能緊張的情況。工信部支持國內外企業加大投資力度,將持續提升集成電路的供給能力。
(點新聞記者張帥北京報道)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