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余秋雨談童年:「詩」和「文學」影響一生

著名作家、學者余秋雨日前出席雲南彌勒秋雨書院開館儀式後,與讀者互動交流,分享其創作心得,暢談自己對人生、文學、寫作的思考和感悟。

余秋雨出席讀者見面會分享創作心得。(點新聞記者 丁樹勇攝)

「文學對於很多人來說,並不是一個職業,而是從小養成的素質。」在與一眾忠實讀者、文學愛好者廣泛交流時,余秋雨說,童年時的那些天真、那些感性、甚至那些和大自然連在一起的調皮,都將傳承你的一生。

余秋雨1946年8月出於浙江省餘姚縣橋頭鎮,一直到小學畢業都生活在農村。他坦言當年的農村生活十分清苦,清苦到因為沒有燈油,晚上的時間就全部交給了月光、交給了晚風。

余秋雨稱,其實每個人都一樣,童年時就受到了文學和詩的培養和熏陶。遺憾的是,許多人長大工作後,把童年時候的「詩」和「文學」慢慢地「趕走了」,人們往往把童年時候的見聞看成「很幼稚」、「不值一談」,而讓繁雜的事務佔據了腦子、佔據了生活,而漸漸淡化了從小就累積的詩與文學的素養,坦言「這是一件十分遺憾的事!」

他告誡讀者,童年時那些天真、那些感性、那些和大自然連在一起的調皮,將影響你的一生,不管長大以後你做工程師、做律師、做官員,只要有詩化的背景,也是可愛的工程師、可愛的律師、可愛的官員。

香港特區政府資助項目聘任余秋雨為顧問的聘書。(點新聞記者 丁樹勇攝)

余秋雨的創作活動和文化傳播經歷,與港澳台淵源頗深。2005年至2008年,余秋雨被香港浸會大學聘請為「健全人格教育奠基教授」。2010年他接受澳門科技大學任命,出任該校人文藝術學院院長。2015年3月,余秋雨再度應邀在台灣大學和台灣各大城市進行「環島巡迴演講」,主題是《中華文化和君子之道》。

(點新聞記者丁樹勇報道)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余秋雨談童年:「詩」和「文學」影響一生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