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論|疫情清零無期 內地通關無望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反反覆覆,昨日又新增10宗確診個案,當中3宗為本地源頭不明,顯示社區隱形傳播鏈仍然存在。而大埔區一周內先後有9名居民確診染疫,群組染疫情況十分令人擔憂。本港疫情一日不清零,與內地通關就得往後再延宕一日,這是殘酷的現實,港人必須清醒。

當前香港最大的挑戰來自疫情控制與經濟紓困之間的平衡,而民間及商界最強烈的呼聲,則是與內地盡快通關,恢復人流往來。然而,這一切的前提是有效控制住疫情,以實實在在的防疫成績作為通關「密碼」,令內地民眾與當局放心,為本港經濟復甦注入源源不斷的「活水」。

正如國務院副總理韓正上周在京會見特首林鄭月娥時所指出的:「希望香港把疫情防控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嚴格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恢復工作」。這是迄今為止,中央領導對香港疫情防控工作最明確的一次表態,這既是內地科學防疫的成功經驗之談,亦是對香港特區政府和全社會共同打好疫戰的期許。

事實上,中央明白通關有助香港走出經濟困境,但必要條件是疫情須受控,故9月大力支援香港實施普及社區檢測計劃,希望截斷隱形傳播鏈,爭取早日清零。然本港陷入泛政治化泥沼,攬炒派污名化普檢計劃,令這一措施只做到半套,之後第三波疫情又反反覆覆無法斷尾。最近單日確診病例雖處於低水平,然而一日無法做到14天甚至28天本地零感染,實際仍是如履薄冰。

有消息指,內地有關方面原本要求香港連續14天本地零感染才可推行健康碼,但鑑於香港的實際情況,現正在以衞生安全為大前提下考慮折衷方案,包括只需連續14天本地確診個案均少於10宗,希望香港建立一套追蹤病毒傳播的系統,以及港人到內地要納入健康碼管理等要求。

內地甘冒一定風險自降防疫「門檻」,實為香港經濟及民心民意考慮,香港社會只要積極應對,真真正正將疫情防控當作當前的首要任務,能做到的機會就大得多。對於特區政府而言,必須全力以赴,精準抗疫,對外加強「外防輸入」的力度,包括來港的入境人士必須在酒店進行14天檢疫,不可以選擇家居檢疫;對內有效落實強制檢測和源頭追蹤系統,以滿足免檢疫通關的各項條件。

與此同時,全港市民要合作和忍耐,堅持到底,持續抗疫,做足防感染措施及保持個人和環境衞生,合力打贏「疫戰」,盡快促進經濟復甦,讓市民少受痛苦。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點論|疫情清零無期 內地通關無望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