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社論摘編|文匯報:參與國家發展規劃 香港大有作為

港媒社評今日(23日)關注香港深化與內地合作。其中,《 文匯報 》社評指出,「十三五」規劃的「港澳專章」提出,支持香港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三大中心地位,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和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功能,推動融資、商貿、物流、專業服務等向高端高增值方向發展;支持香港發展創新及科技事業,培育新興產業,以及建設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這些規劃已全部落實,進一步提升香港的固有優勢,更為香港創造發展新機遇。以下是各媒體社論文章內容節選。

《文匯報》:參與國家發展規劃 香港大有作為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昨日召開會議,聽取「十三五」規劃實施總結評估匯報。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在「十三五」規劃中,中央大力支持香港保持繁榮穩定,讓香港推動創新、深化與內地合作提供堅實基礎。展望「十四五」規劃,香港應更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國家應對錯綜複雜國際的新挑戰作出新貢獻,也為香港開拓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大公報》:惠港政策陸續來 融合發展機遇多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速,為香港再出發提供強大動力。連日來好消息不斷,昨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香港法律執業者和澳門執業律師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取得內地執業資質和從事律師職業試點辦法》,為香港法律界人士北上服務打開機會之窗。預計類似「大禮包」將接踵而來,就看我們能否抓住歷史機遇。

《星島日報》:擴大北上就業 紓裁員潮壓力

對香港打工一族而言,這兩天可說天昏地暗,國泰航空集團絕境求存,手起刀落裁掉五千多員工,許多正「吊鹽水」的企業料將步其後塵,裁員潮勢難避免。前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馬時亨估計,失業率將比沙士時的百分之八更差,認為旅遊氣泡的作用亦不大,香港主要經濟動力來自內地,盡快與內地互通才是解困上策。他的話說中了要點,香港要降低失業率,除了恢復通關重振經濟,還應擴大北上就業機會,加強工作人口流動,只要兩地職業市場趨於融合,裁員潮壓力便可紓緩。

《明報》:商業地皮一再流標 折射香港內外交困

本港再有大型商業地皮流標,最新一幅位於東涌,連同今年5月東九龍啟德商業地流標,已是半年內第2宗。啟德和東涌商業地相繼流標,既有地皮本身「先天不足」的問題,亦與香港大環境變化有關。疫情重挫經濟,固然是短中期影響發展商入標的重要因素,更關鍵是香港經過反修例風暴、中美關係惡化等衝擊,內外環境出現重大結構變化,無論在大灣區以至國際商貿中的角色位置,中長線均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商界投資趨向審慎,商廈空置率過去1年持續上升,中環、金鐘等傳統核心商業區亦不能倖免,發展商對於入標非核心區商業地皮,戒心自然更大。政府不想賤賣地皮,可以因應時勢,將部分商業用地改作住宅用途,與此同時,當局亦應設法增強各方資本對香港的信心。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社論摘編|文匯報:參與國家發展規劃 香港大有作為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