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面有不少安全套品牌標榜超薄,但是消費者委員會近日測試30款安全套,發現各款安全套之間的厚薄度相差逾4倍,如標籤「超薄」的安全套,其厚度亦相差逾1倍;而3成以上用「0.01」及「0.02」等數字作廣告的產品,其中有部分沒有標明單位,亦沒有註明數字代表產品厚度,可能令消費者誤解。消委會就每個型號的安全套分別各收集315個樣本,各有1個樣本漏水;5款橡膠安全套分別有2至8個樣本在較低容量或壓力下破裂。
消委會提醒消費者,安全套的厚薄並沒有統一標準,各生產商的定義亦各有不同,消費者難以根據這類廣告宣傳字眼判斷產品的實際厚薄,最實際方法是先買少量試用,親身感受其舒適度。而市民選購及使用安全套時,應留意其陳列位置,以免購入可能因高溫或光加快老化的產品;且勿以剪刀等利器拆封單個包裝,穿戴時提防遭指甲或戒指弄破,同時避免使用油性潤滑劑。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