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玖壹捌
香港中學文憑試(DSE)剛放榜,在社交媒體看到最多所謂鼓勵的帖子內容大概都是圍繞著「成績好不一定有用,最緊要有良知懂是非黑白」這個概念。甚至有的人會拿一些知名人物作比較,說「看誰誰誰,從小成績那麼好,現在還不是。。。(下省一堆他們不認同的政策)」。
成績固然不是最重要的東西,人生還有很多不同方面值得我們去關注,但我們不應該誤導年輕人成績不重要。今屆超級狀元羅穎賢受訪時說道「學習是重質不重量」,這我不能更認同。年輕人應該要明白讀書的意義,書本後的道理。的確有很多知識光看書是不能領略到,可是讀書能為我們墊下基礎,令將來有機會更容易領略到書本以外的道理。現在我們有的考試制度就是為了評核每個人的基礎水平,也作為對學生努力讀書的動力之一。儘管這個動力未必人人接受,而且評核制度也可以說不夠全面,但我們要理解考試背後的用意,明白成績代表的是什麼。
沒有一個制度是完美的,包括考試制度,但一個社會要有秩序地運行就需要有制度。無論將來從事哪個行業,都應該先認真讀書,把基礎打好,不要被成績限制了自己。成績就像金錢,俗語也有云「知識就是財富」;成績好或錢多不一定萬用,但從來不會嫌少。與其整天在抱怨,不如努力增值自己,做出實際行動。
最後,做人要有良知懂是非黑白以外,更需要有正確的道德觀念和懂得基本的待人禮貌。態度決定高度,好好想一想讀書的意義,和你的人生目標吧!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