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熱可防可控🔥普通人必看防控指南❗️

【點新聞報道】香港自2025年8月2日報告首例基孔肯雅熱輸入病例(12歲男童,曾在佛山順德停留並被蚊叮咬)後 ,截至8月11日累計報告5例確診輸入病例及1例可能病例,但大多為輕症,未見重症或死亡報告。好消息是,基孔肯雅熱不存在人傳人現象,病毒傳播離不開蚊子這一媒介,只要做好防蚊措施,普通人完全可以預防和控制這種疾病。所以,別讓花蚊子毀了你的夏天!這份超實用指南快收好👇

🦟基孔肯雅熱是什麼?

基孔肯雅熱的名字源自非洲當地語言,意思是「蜷曲變形」描述患者因劇烈關節痛而彎腰駝背的樣子,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俗稱「關節痛熱病」,不會人傳人!

🔍如何識別伊蚊 

病毒主要通過伊蚊(花斑蚊)叮咬傳播的傳染病。該蚊子全身黑色底色,帶有醒目的銀白色條紋腿節有明顯的白色環狀斑紋背部中央有一條筆直的白色縱線。

⏰伊蚊活動時間

白天為其活動高峰,通常在上午8-10點,下午4-6點喜歡連續叮咬多個部位包塊紅/腫更明顯,中央常有出血點。

🦠症狀有哪些? (與登革熱很像!)

✅突發高燒🌡️(>39°C)

✅劇烈關節疼痛/腫脹,如:手腕、腳踝等,也可能波及膝肘等大關節(可能持續很久!)

✅肌肉痛、頭痛、皮疹(在發熱後2-5天左右出現紅色斑丘疹,超過一半病例可見全身性皮疹,軀幹、四肢、手掌和腳底等部位均可能出現)、疲勞

👉出現這些症狀,尤其高燒+關節劇痛,速就醫!告知醫生叮咬史和旅行史!👨‍⚕️

⚠️ 嚴重嗎?

✅多數不致命,可完全康復。

⚠️但關節痛可能很折磨!老人、嬰幼兒、慢性病患者風險較高。

🔥預防才是王道!

🛡️核心防控指南:防蚊滅蚊!

✅清除孳生地(最最最重要!):

  • 翻盆倒罐清積水!(花盆托盤、水桶、廢棄容器、輪胎、溝渠...)
  • 水養植物每周換水或養魚。
  • 垃圾及時清,儲水容器蓋好。

✅避免叮咬:

  • 戶外穿淺色長袖衣褲🥼👖!
  • 使用有效驅蚊劑 (認準避蚊胺、派卡瑞丁等成分),噴皮膚衣物。
  • 家中裝紗窗、用蚊帳。
  • 避開蚊子高峰期(清晨/黃昏)在戶外陰暗處逗留。

*使用經證實對伊蚊有效的驅蚊劑:這是關鍵!並非所有標榜「驅蚊」的產品都對傳播基孔肯雅熱的伊蚊(主要是白紋伊蚊、埃及伊蚊)有效。認準以下有效成分及其濃度:

HK買什麼驅蚊產品,看下面的表格就夠了!!

✅社區協作:配合滅蚊行動,提醒鄰居清積水。

🏥懷疑感染怎麼辦?  

1️⃣立即就醫!告知症狀、叮咬史、旅行史。

2️⃣對症治療:目前基孔肯雅熱沒有特效的抗病毒藥物或特異疫苗,治療以緩解症狀為主。發燒難受時可按醫囑服用對乙酰氨基酚(撲熱息痛)等解熱鎮痛藥退燒、止痛。

❗️❗️❗️切記!不要隨意服用阿司匹林或布洛芬等NSAIDs類消炎鎮痛藥,除非醫生判斷沒有登革熱風險後再使用——因為如果是登革熱,某些藥會增加出血風險。在家多休息,多喝水,保持充分睡眠讓身體慢慢恢復。關節疼痛明顯的話,可在急性期適當使用扶他林等消炎止痛膏外擦緩解,或在醫生指導下短期服用止痛藥物。

3️⃣發病5天內防蚊,避免傳播。

🧘心態和恢復:大多數基孔肯雅熱患者預後良好,一般在一兩周內就會退燒、皮疹消褪,逐漸恢復正常生活。少部分人關節酸痛可能持續較久,但也會隨着時間慢慢減輕。不用過度恐慌,保持樂觀心態很重要。恢復期可以做一些溫和的關節活動和伸展運動,促進關節功能恢復,但避免過度勞累。飲食上補充蛋白質和維生素,提高免疫力,有助於身體早日康復。

💡記住: 

✅基孔肯雅熱可防可控!

✅清積水 + 防叮咬 = 最有效武器! 

✅保護自己,就是保護大家!

📣快檢查你家陽台/院子有沒有積水?馬上行動起來!

🔁轉發給關心的人,一起科學防控!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基孔肯雅熱可防可控🔥普通人必看防控指南❗️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