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昨日(6日)本港新增3宗基孔肯雅熱輸入個案,加上連日暴雨,各區積水較多容易滋生蚊蟲,增加疫情傳播風險。立法會議員楊永杰今日(7日)前往何文田紅燈山視察蚊患情況,深入交流雨後控蚊滅蚊工作,並將觀察及意見向有關部門反映。
楊永杰指,紅燈山是蚊患黑點,分區誘蚊器指數高達10.2%,屬二級水平,而相關滅蚊工作涉及食環署、房協、水務署、建築署、康文署等多個政府部門,期望政府進行聯合行動,協調各部門在各自負責的領域滅蚊。局方表示,正在蚊患嚴重地區加強滅蚊工作,包括進行多次聯合行動滅蚊,目前啟德北的蚊患指數呈下跌趨勢,區內蚊患已受控。至於紅燈山,食環署已部署跨部門聯合行動,擬在雨後開展以達最佳效果。

楊永杰建議局方在合適地點使用新型捕蚊器及推廣科技滅蚊。新型捕蚊器內的生長調節劑會令幼蟲無法生長,而在此產卵的成蚊也會沾染到生長調節劑,當牠飛到其他水體產卵,便有機會將生長調節劑帶到另一水體,令該處的幼蟲受影響,成蚊本身也會在數天後感染真菌死亡,有效減少伊蚊數量。
最後,楊永杰呼籲市民無論在本地或外遊,均積極採取防蚊措施,齊心協力防止基孔肯雅熱在港傳播。
相關報道: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