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言深聲|讓基層青年有平等使用AI的權利

文/梁秉堅

有分析指出,隨着人工智能(AI)的快速發展,可能會出現一個新情況,就是AI開發、工具掌握在少數機構與人士手中,加劇權力以至財富的不平衡;筆者認為,算力(如晶片)、算法以至資料可能會掌握在較少數的機構手中,但AI工具理應被廣泛使用,即使是欠缺資源的基層青年,都應該平等享有使用AI工具的權利,早前筆者聯同其他機構舉辦AI活動、比賽,其中一個核心要旨,就是要讓青年、學生學習使用AI,掌握相關技巧,以輔助學習以及創作。

為推動教育科技創新,鼓勵青年運用AI技術進行藝術創作,展現香港各區特色旅遊文化,筆者所屬的新家園協會以及香港菁英會,就與多個團體共同合辦「區區有旅遊AI藝術作品創作比賽」,比賽由善傳慈善基金贊助,其他合辦單位還包括立法議員郭偉強辦事處、互聯網專業協會、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及香港青年動力協會等。

比賽的宗旨,為結合AI科技與藝術,鼓勵參賽者以香港島、九龍、新界的景點為靈感,透過AI工具進行二次創作,突出地區特色,推動香港旅遊及文化產業發展。為了讓青年更好地掌握AI使用技巧,我們邀請到《AI小說煉成2》作者、知名文創人凌影,示範如何應用生成式AI作為文字、小說及劇本創作的工具,以及生成式AI在的圖像生成及影片生成的應用。活動當日,香港菁英會副主席黃麗芳博士亦介紹了「區區有旅遊」AI藝術作品創作比賽3大主題 (地區經濟、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國家安全)。

回想當日活動,可謂別具意義,我們希望參與學生可以學習到使用生成式AI製造圖像及文字的實務技巧,即使是自基層家庭、弱勢社群,也可以公平地裝備自己的AI技術能力;在工作坊期間,我們看到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開初瀏覽器使用也未完全處理到,之後一直進步,在導師的指導下進步神速,青年們不但掌握了圖像、視頻等生成技巧,也進一步了解到AI的應用與威力。

筆者認為,關於AI工具的應用,要有裝備如電腦、智能手機等,亦需要適當的應用程式與使用技巧。使用AI工具,對一般家庭、青年而言不是特別的事情,但對欠缺資源的基層青年而言,卻可能是可望不可及的事情;但是,社會各界包括青年組織、服務機構,理應讓各階層的青年都能更好地學習AI工具及運用。在學習上,AI可以協助學生尋找資料、理解知識,也能讓他們在創作方面發揮創意,完成屬於自己的AI作品。

在國家的「十四五」規劃裏,確立香港為八個重點領域的發展中心,當中就包括國際創新科技中心,近年特區政府也力推不同的創新科技項目,科技是生產力,也是香港發展的重要關鍵,社會要培養學生、青年使用AI的知識、素養,同時要告訴他們使用AI的倫理以及底線,在這方面的教育,筆者希望是人人平等,即使是基層、新來港人士等,也可以有足夠機會去學習AI的知識,加以應用,裝備自己,在將來的創新科技世界,推動香港未來發展。AI不會淘汰人,但懂得使用AI的人,會淘汰不會使用的人,社會要讓下一代有充分創科知識的前提下,公平競技,各展所長。

(作者為新家園協會社區發展總監、深水埗區議員、註冊社工)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良言深聲|讓基層青年有平等使用AI的權利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